单原子与团簇之间的动态结构演化
来源: 李泽胜/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42
1
0
2025-04-06

单原子与团簇之间的动态结构演化

摘要: 本综述聚焦于单原子与团簇之间的动态结构演化这一前沿研究领域。首先介绍了单原子和团簇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材料科学、化学等多领域的重要性。接着详细阐述了影响单原子与团簇动态结构演化的多种因素,包括温度、压力、化学反应环境等。通过分析不同实验技术和理论计算方法在研究这种动态演化中的应用,深入探讨了单原子与团簇在不同条件下的结构变化过程、机制及其背后的物理化学原理。此外,还讨论了这一研究方向在催化、能源存储与转换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一、引言

单原子和团簇作为物质的基本结构单元,在众多科学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单原子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可作为活性位点在催化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团簇则由于其特殊的尺寸效应和电子性质展现出与宏观物质不同的物理化学行为。单原子与团簇之间的动态结构演化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物质的形成、转化过程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机制,对于开发新型功能材料和设计高效催化剂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单原子与团簇的基本特性

(一)单原子特性

单原子通常处于孤立状态或者高度分散在其他基质材料中。例如,在金属氧化物表面分散的单个金属原子,其配位环境与在块体材料中的原子有很大差异。这种特殊的配位状态会影响原子的电子结构,使其具有较高的活性。从电子结构角度看,单原子的价电子数相对较少,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相互作用而改变其电子云分布。

(二)团簇特性

团簇是由几个到几百个原子组成的聚集体。其大小介于单个原子和宏观晶体之间。团簇的电子结构呈现出离散性,随着原子数的增加,其电子能级会发生分裂和重组。团簇的几何结构也多种多样,如金属团簇可能形成二十面体、立方体等结构,而碳团簇则有洋葱状、管状等多种形态。这些结构的稳定性取决于原子间的相互作用类型(如金属键、共价键等)以及团簇的大小。

 

阅读原文(关注微信公众号“单原子催化剂”获取参考文献):

https://mp.weixin.qq.com/s/jLqFWQNoiZIJ6KiwYT_zrg


登录用户可以查看和发表评论, 请前往  登录 或  注册
SCHOLAT.com 学者网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