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通知
404
0
2025-03-18

全院师生:

 

      为进一步提升本科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深入推进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积极引导学生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现就做好2025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大创计划)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内容

       大创计划是本科生科研创新的起点,旨在通过兴趣驱动、导师辅导、自主实践等方式带动学生逐步参与系统化科研创新训练,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或创业的兴趣,以研促学,实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二、项目分类

       大创计划实行项目制管理,类型上,根据项目内容侧重,分为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类别上,上述三类项目根据项目理论意蕴和现实观照程度差异,进一步分为一般项目和重点支持领域项目两类。

 

(一)项目类型

       1.创新训练项目: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项目实施、数据处理与分析、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2.创业训练项目: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由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角色,完成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3.创业实践项目: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建立明确的运营实体(主要以注册公司形式),以此为基础独立开展运营等实践活动。

 

(二)项目类别

        1.一般项目:为每年度惯例申报项目,优先推荐立项基础好,研究延续性强的项目。

        2.重点支持领域项目:旨在鼓励学生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依托学校现有研究平台和教师科研课题,在基础学科、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关键领域开展具有创新性的基础理论研究项目和有针对性的应用研究项目。(附件1

 

三、申报要求

(一)申请学生

        1.大创计划面向学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开放申请。申请人(即项目负责人)原则上为2022级或2023级学生,2024级学生不可主持项目,可作为项目成员参与。申请人及项目成员应对科研有浓厚兴趣且具备必要的科研和动手能力,品学兼优、学有余力,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项目团队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含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仅限1人。鼓励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跨专业、跨学院、跨年级自由组队申报。项目组内部成员须有明确分工。

        3.原则上,在校期间每个学生只能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1个项目,不得同时参与2个在研项目。

        4.曾因个人原因无故终止的项目,其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成员在校期间原则上不得参与后续大创计划任何项目的申报。

 

(二)指导老师

        1.指导教师负责项目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原则上应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

        2.每个项目须有指导教师不超过 2 人,其中至少 1 名为校内指导教师。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实行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企业导师双导师制,校外企业导师须经学院审批,并在申报书中注明。

        3.指导教师近两年如有指导项目结题验收不通过或中途中止项目的,本次不得担任申报项目的指导老师。

        4.同一指导教师当年度同时指导项目数原则上不超过 2 项。

 

(三)项目要求
        1.
项目团队应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及科研诚信要求,坚持独立建设和研究,不得以与往届大创计划立项项目相同或相近题目进行申报,已以其他名义获得相关支持的项目原则上不得重复申报。
        2.
大创计划项目实行竞争性遴选。取得校级立项的大创计划项目方可申请升级为省级或国家级大创计划项目。学校将视项目情况,优先推荐重点支持领域项目升级为省级或国家级大创计划项目,并推荐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
        3.
学院对于重点支持领域项目坚持重点评估、重点培养、重点考核。学院年度重点支持领域项目推荐数合计不超过上一年度本院大创计划立项数的 2%,不足 1 项按 1 项计算,即至少推荐 1 项重点支持领域项目。

 

四、项目管理

(一)项目立项与项目经费

        1.校级大创计划实行学校总体统筹,学院负责组织项目立项、过程实施、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工作。学院确定校级大创计划立项数及单个项目资助经费标准。

        2.项目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主要用于资助与项目相关的资料费、调研费、耗材费、论文版面费、会议费、差旅费等。

        3.校级大创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得有因弄虚作假、管理不善,造成经费使用不当、无故放弃项目、国家财产损失等现象。

(二)项目周期与项目成果

        1.大创计划项目实施周期为 1 年,最长不超过 2 年。本次大创计划项目研究时间自 2025 4 月至 2026 4 月。

        2.项目负责人应保证在毕业前完成结题,原则上不允许提前结题。

        3.大创计划产生的成果须标注获华南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英文标注为Project **** supported by SCNU Training Program of Innovation for Undergraduates

        4.项目结题可获得结题证书,结题评级分为优秀、良好、通过和不通过。

        5.大创计划立项项目应积极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各级各类创新创业赛事。

 

五、申报程序

        本年度继续采用大创项目管理系统组织项目申报,请各学院组织学生上网申报,具体申报程序如下:

 

(一)学生申报(47日前

       学生根据学院通知要求,自行组队、联系指导教师、按时填写申请材料:

1.确定申请项目类型,填写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或创业实践项目申请书(附件2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承诺书(附件3

2.项目负责人登录大创项目管理系统,填报项目信息,上传申请材料,

3.项目指导老师登录大创项目管理系统进行审核

 

(二)学院评审公示(418日前

1.学院大创计划工作小组在大创项目管理系统上,对申报项目材料进行条件审查,筛除不符合申报要求的项目申请,组织专家线下答辩评审工作,确定学院2025年校级大创计划项目拟立项名单,并在学院范围内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天。

2.项目负责人将纸质申请材料装订成一本完整的申报材料册,提交学院盖章备案。

 

(三)学校审查备案(425日前

        学校组织大创计划工作专家组对学院立项项目进行审查并议定2025年校级大创计划项目拟立项名单,经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天)无异议,完成立项信息存档备案。

 

如有未尽事宜,可咨询计算机学院团委科调部。

联系人:梁珈彰,13664962372

联系地址:计算机学院125室

 

                                                              共青团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委员会

                                                                                           2025年3月18日

附件

登录用户可以查看和发表评论, 请前往  登录 或  注册
SCHOLAT.com 学者网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用户反馈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