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2018年泛珠三角+大学生计算机作品赛总决赛”的通知
泛珠赛[2018]1号
泛珠三角大学生计算机作品赛各省、市赛区:
由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及泛珠三角大学生计算机作品赛组委会共同举办的“2018年(第十三届)泛珠三角+大学生计算机作品赛总决赛”下称“泛珠赛”本科组在澳门举办,高职组在广东珠海举办。参加泛珠总决赛的300多名师生(含在珠海总决赛的高职组)共同参加在澳门理工学院礼堂举行的泛珠赛总决赛的颁奖典礼大会。欢迎各省市计算机学会组织本赛区各高等院校(含本科、高职)的参赛队伍参加比赛。
各省、市赛区的参赛学生、领队、评委们请提前办理港澳通行证前往澳门。当地公安局还没开通港澳通行证的,请提早办理好护照或相关证件,以免错过参加总决赛。
1、各省、市赛区选出参加总决赛的选手(本科组、高职组各四件作品,每个作品2名学生队员)、领队(本科组1名、高职组1名)及评委(本科组1名、高职组1名),即各省、市赛区参赛学生16人,领队2人,评委2人,共20人。
本科组的评委、领队及参赛师生请于7月2日上午开始在澳门理工学院报到(具体地址及交通指引见附件1)。
高职组的评委、领队及参赛师生请于7月1日上午开始在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报到(地址:具体地址及交通指引见附件2)。
(1) “泛珠赛”本科组赛程时间安排如下:
7月2日:澳门理工学院报到并布置参展作品;
7月3日:开幕式,作品交流展示并进行初评;
7月4日:上午答辩终评,下午比赛颁奖礼,晚上晚宴;
7月5日:参观学校及澳门科技教育交流,离澳返程;
(2) “泛珠赛”高职组赛程时间安排如下:
7月1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报到并布置参展作品;
7月2日:开幕式,作品交流展示并进行初评;
7月3日:答辩终评;
7月4日:参赛全部评委、领队及师生从珠海乘车入澳门,参观相关学校,澳门科技教育交流。下午3:30在澳门理工学院礼堂参加总决赛颁奖典礼大会。晚上宴会后离澳门返珠海住宿;
7月5日:返回各省区;
2、各省、市赛区参加的评委、领队的行政级别需要经有关组织部门批准才能办理赴澳证件的,请将名单(含单位、姓名、职务)汇总,并于4月30日(最迟至5月10日)前传至泛珠赛广州联络处,以便澳门电脑学会发出邀请函给到相应的评委、领队等及时到当地公安局办理赴澳手续。
3、各省、市赛区的选拔赛时间尽量提前进行,并请事前了解当地公安部门办理赴澳门证件手续所需时间,以便留出足够时间办理好港澳通行证。
4、各省、市赛区参赛选手及作品资料(含没有评上奖项参加总决赛的作品资料)汇总并分别发邮件到泛珠赛广州联络处(龙玲13250207962,421308280@qq.com)、及澳门电脑学会(温锦明 17703065051,邮箱87662147@qq.com)各一份,以便保存。
5、经2018年4月11日在广州召开的各省、市计算机学会参加的泛珠赛协商会议的讨论,“泛珠赛”的《比赛规程》(详见附件3)已作了调整,请各省、市赛区进一步提出修改意见。
6、参加本次总决赛国内区域的交通费、住宿费用自理。过境澳门后所产生的相应费用由澳门理工学院和泛珠三角大学生计算机作品赛组委会负责支付。
致礼!
附件1:《澳门理工学院地址及交通路线指引》
附件2:《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地址及交通路线指引》
附件3:《比赛规程》
联系人:
广东省计算机学会 龙玲:13250207962 421308280@qq.com
澳门电脑学会 温锦明:17703065051,87662147@qq.com
广东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康玉忠:13411378132
陈 杰:18928070979
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
泛珠三角大学生计算机作品赛组织委员会
2018年4月16日
附件1:《澳门理工学院地址及交通路线指引》
澳门理工学院
地址: 澳门 高美士街
电话: 00853-28578722
交通指引:
l 进入澳门后,可在关口乘搭的士直接前往澳门理工学院;
l 关口有免费搭去各个赌场的免费巴士,出海关左边100米找到“金沙娱乐场”接送巴士(是sands 不是金沙城)免费车到达金沙娱乐场后,步行到理工学院(约500米 参考百度地图);
l 出澳门海关左前方100米,乘坐3A公交车到“渔人码头会展中心”站下车步行600米到达理工学院,若时间来得及,还可以游览一下澳门渔人码头;
l 澳门理工学院附近的公交站:
厦门街\理工、东方拱门、何贤公园、旅游活动中心、综艺馆、高美士、东门拱门、罗理基(马六甲街)、旅游活动中心、罗理基(马六甲街)、友谊马路、北京街、友谊马路、得胜斜巷。
l 澳门理工学院附近的公交车:
10路、10B路、3路、3A、1A、28B、28BX、28C路、5路、25路环线、25路、17路环线、6路环线等。
附件2:《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地址及交通路线指引》
地址:珠海市金湾区珠海大道南侧65号
1.从汽车站到学校的公交线路:
学校门口设有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公交站点(省科干学院站)。
(1)香洲长途汽车客运站:在车站门口乘坐公交线路605直达省科干学院站。
(2)拱北长途汽车客运站:在车站门口乘坐公交线路K8直达省科干学院站。
2.从轻轨站到学校的公交线路:
(1)珠海站:在轻轨站门口乘坐公交线路608直达省科干学院站。
(2)前山站:在轻轨站门口乘坐公交线路608直达省科干学院站。
3.从九洲港码头到学校的公交路线:
(1)路线1:从九洲港站搭乘22路公交到中电大厦站下车,然后转乘K7路公交到省科干学院站。
(2)路线2:从九洲港站搭乘4路公交到第二人民医院站下车,然后转乘K8路公交到省科干学院站。
附件3:比赛规程(本科组、高职组)
泛珠三角+本科组大学生计算机作品赛比赛规程(2018年总决赛)
〔2018年4月修定稿〕
一、 宗旨:加强各地区计算机教育的交流、促进IT类专业教育质量的提高,为师生提供“展示交流,增进友谊,互相切磋,共用提高”的合作交流平台。
二、 参赛作品的条件
1、高等学校在校本科大学生完成的计算机领域技术类作品。
2、作品应该能够展示。
3、每个作品有文字描述的说明书或设计报告或论文等材料。
4、每个作品可以多名学生共同完成(必须列出具体分工),但参加总决赛比赛人员不超过2位。
5、每个参加总决赛的作品应提交:
① 作品简介一页(格式要求23CM×19CM、字型小4号),连电子文档。
② 纸质版及电子版(光碟或U盘)文字材料介绍各二份,其中一份署名,另一份匿名。
署名的纸质版文字材料介绍请用A4规格纸打印并装订成册,封面标题为:参赛作品说明书,并列明作品名称(要有中文名称)、学校、学院(系)、专业班别、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署名的电子版文字材料介绍内容与署名的纸质版文字材料相同。
匿名的纸质版文字材料介绍也用A4规格纸打印并装订成册,封面标题只标明:参赛作品说明书,及列明作品名称(要有中文名称)、完成时间,封面和材料内容都不能标出学校、学院(系)、专业班别、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等名字。匿名的电子版(光碟或U盘)文字材料介绍中也不能出现学校、学院(系)、专业班别、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等名字。
③ 可展示的作品(软件或实物,如软件,应是电子版,应有安装说明书)。
④ 介绍性的演示文稿(PowerPoint)或MP4。演示文稿或MP4中有作品名称(要有中文名称) 、完成时间,但不能出现学校、学院(系)、专业班别、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等名字。演示文稿交电子版及安装说明书,演示文稿运行时间为6分钟内,演示文稿通过文字、图表及语音等表示,启动后能自动运行,不用作者本人介绍说明。
6、提交作品同时请提交一份作者为该作品原创人的承诺书并由作者所在单位领导签字并加盖公章确认。
三、 作品评价指标
本科组
1、选题 10分
来源、背景、意义
2、科学性 15分
理论深度或技术含量
3、创新性 20分
理论创新或技术创新或应用创新
4、开发难/易程度 20分
5、实用价值及展示效果 20分
6、文字描述的质量及演示答辩效果 15分
四、 评委组成(本科组)
每个分赛区推荐1名评委。评委应具有高级职称(或资深)的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老师或计算机工程技术人员,作品指导老师不能作为评委。评委会设评委主任、副主任各一名,为确保评审过程严格按比赛规程进行,评委主任由主办单位推荐的评委担任,副主任由广州联络处负责人或联络处指派的代表担任。
广州联络处指派一名人员担任评审督查员,负责评审的公平、公正的进行,接受比赛评比的各项投诉及处理。
评分的录入、统计和处理由处理软件进行,处理软件由广州联络处统一开发。评委会设数据处理顾问1名。数据处理顾问作为评委会成员,但不参与对作品的打分。数据处理顾问应熟悉比赛规程内容、评审流程和处理软件功能及操作。数据处理顾问负责处理软件安装、操作人员培训、操作过程指导、数据处理和各种表格制作。
五、评审流程
1、每个分赛区先进行一次选拔,挑选四个作品推荐到本次作品赛,四个作品必须排序。各省或地区的选拔赛规程由各地自定,但必须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
2、由作品赛秘书组进行形式审查,安装作品介绍性演示文稿并试运行。
3、评审分二个阶段
评审过程分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初评(半天)
① 参赛作品展示;
② 各分赛区推荐的排序为第一名的作品直接进入终评,其余作品进行评审;
③ 评委观看作品介绍性的匿名的演示文稿或MP4运行
④ 评委阅读匿名的有关材料
⑤ 初评时评出24个作品参加第二阶段的终评决赛,其余作品作为综合奖铜奖,不再参加第二阶段的终评。
⑥ 初评要评出24(包括直接进入终评的各分赛区第一名的作品)个作品参加终评决赛。除直接进入终评的作品外,要从其余作品中评审出(24-直接进入终评的作品数)个作品。每个评委用打“√”的办法挑选出(24-直接进入终评的作品数)个作品,统计每个作品所有评委打“√”的数量,由多到少排序,取出(24-直接进入终评的作品数)个作品。如果所取的最后作品有同票情况不能确定,则同票作品由评委再次投票确定。
如承办学校的作品不能排在本分赛区第一名直接进入终评,评审时承办学校的所有作品又未能排在前面进入终评,则由所有评委讨论投票决定承办学校的作品是否进入终评,但进入终评的作品数不变。
初评评出的结果,所有评委签名后才能生效,且交一份给广州联络处存档。
注:这一阶段评委的初评采用封闭形式,参赛人员不参与,参赛人员在展示现场。
第二阶段:终评
终评为二个半天,
① 终评时,全体评委听取作品作者的演讲、答辩,每个作品不超过12分钟,其中演讲6分钟,提问、答辩不超过6分钟。
② 终评时,评委打分按各项指标打各项分,由计算机算出各项合计的终评原始分,为减少评委打分偏差过大,对原始分处理成70分至90分范围内的相对分,处理模型:
设评委P打分的终评最高原始分为P终max,终评最低原始分为P终min
, 作品i的终评原始分为Pi 终原、终评相对分为Pi终相 ,则终评时评委P对作品i打分的终评相对分计算公式为
Pi终相 =[(Pi 终原 -P终min )/(P终max-P终min
)]
×(90-70)+70
③ 统计时,为减少感情因素的影响,每个作品去掉1个最高相对分和1个最低相对分,然后求相对分的平均分。
④ 相对分的平均分由高到低排队。平均分相同的作品排序由评委第二次投票决定,第二次投票时,评委对相应作品写排序号,序号由1开始,序号越小越排前,统计序号时,总数由小到大排序,序号总数最小者排在最前面。从总分由高到低排序的队列中取前10名为综合奖金奖,后14名为综合奖银奖。单项奖统计相应项分数。
⑤ 评委评分完成后,在原始评分表上签名。
⑥ 每位评委的评分表必须录入两次或两次以上,处理软件自动比对,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录入都相同时为正确,否则转入纠错操作。
⑦ 评分表正确录入后,打印出来,连同原始评分表交每位评委校对。评委校对无误后签名,交广州联络处存档。
⑧ 评分表录入时,要有唱票、监票、录入等工作。评分录入、处理,直至得出最后结果的全过程,必须由一名广州联络处负责人(或代表)和一名评委代表作监督员。
⑨ 评分处理过程中,出现规程规定以外的情况时,由评委主任或副主任组织评委讨论,以简单多数的表决方法决定。
⑩ 评出的最后结果,必须由评委主任、副主任、数据处理顾问和二名监督员签名后才能生效,并由评委主任(或由评委主任委托的代表)在闭幕式大会上公开宣布。体现最后结果的各种表,在签名生效后交一份给广州联络处存档。
⑪ 经统计分析后,评出综合奖和单项奖:
综合奖为金奖10个、银奖14个、铜奖40个;
单项奖为最佳创新奖1个、最佳实用价值奖1个。
一个作品可以同时获得综合奖和单项奖,但单项奖只能获得1项。
⑫ 在未进入终评答辩的作品中进行最佳展示奖评选,所有作品中每个作品派一名选手投票,在未进入终评答辩的作品中最多投8个作品,得票最多的8个作品获得最佳展示奖,有得票相同不能确定时进行第二次投票,直至能确定为止。
注:在终评时,评委打分如超高(如100分)或超低(如小于60分),请在备注栏说明理由。
4、 时间安排(初定)
16月8~11日,分赛区选拔赛,挑选出参加决赛的本科组四个作品。
26月16日前将参加决赛的作品送到大赛秘书组。
36月17日-20日,秘书组进行形式审查。
47月2日,参赛队员到达比赛地点布展,评委于下午在作品展示场所观看了解作品,晚上8点召开比赛工作预备会议。
57月3日-7月4日正式比赛
7月3日8:30-9:00 开幕式
7月3日—7月4日 继续作品展示
7月3日上午8-12:30评委进行初评
7月3日下午、4日上午:终评(二个半天)
7月3日下午、4日上午评委听取作品介绍及答辩
7月4日上午11:30-15:30评委打分及评出结果
7月4日下午3:30-5:30颁奖典礼及闭幕式
泛珠三角+高职组大学生计算机作品赛比赛规程
(2018年总决赛)
〔2018年4月修定稿〕
一、 宗旨:加强各地区计算机教育的交流、促进IT类专业教育质量的提高,为师生提供“展示交流,增进友谊,互相切磋,共用提高”的合作交流平台。
二、 参赛作品的条件
1、高等学校在校高职大学生完成的计算机领域技术类作品。
2、作品应该能够展示。
3、每个作品有文字描述的说明书或设计报告或论文等材料。
4、每个作品可以多名学生共同完成(必须列出具体分工),但参加总决赛比赛人员不超过2位。
5、每个参加总决赛的作品应提交:
① 作品简介一页(格式要求23CM×19CM、字型小4号),连电子文档。
② 纸质版及电子版(光碟或U盘)文字材料介绍各二份,其中一份署名,另一份匿名。
署名的纸质版文字材料介绍请用A4规格纸打印并装订成册,封面标题为:参赛作品说明书,并列明作品名称(要有中文名称)、学校、学院(系)、专业班别、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署名的电子版文字材料介绍内容与署名的纸质版文字材料相同。
匿名的纸质版文字材料介绍也用A4规格纸打印并装订成册,封面标题只标明:参赛作品说明书,及列明作品名称(要有中文名称)、完成时间,封面和材料内容都不能标出学校、学院(系)、专业班别、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等名字。匿名的电子版(光碟或U盘)文字材料介绍中也不能出现学校、学院(系)、专业班别、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等名字。
③ 可展示的作品(软件或实物,如软件,应是电子版,应有安装说明书)。
④ 介绍性的演示文稿(PowerPoint)或MP4。演示文稿或MP4中有作品名称(要有中文名称) 、完成时间,但不能出现学校、学院(系)、专业班别、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等名字。演示文稿交电子版及安装说明书,演示文稿运行时间为6分钟内,演示文稿通过文字、图表及语音等表示,启动后能自动运行,不用作者本人介绍说明。
6、提交作品同时请提交一份作者为该作品原创人的承诺书并由作者所在单位领导签字并加盖公章确认。
三、 作品评价指标
高职组
1、选题 10分
来源、背景、社会需求
2、技术性 20分
技术含量、先进程度
3、创新性 10分
应用创新或技术创新
4、开发难/易程度 20分
5、实用价值及完善程度 25分
6、演示答辩效果 15分
四、 评委组成(高职组)
每个分赛区推荐1名评委。评委应具有高级职称(或资深)的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老师或计算机工程技术人员,作品指导老师不能作为评委。评委会设评委主任、副主任各一名,为确保评审过程严格按比赛规程进行,评委主任由主办单位推荐的评委担任,副主任由广州联络处负责人或联络处指派的代表担任。
广州联络处指派一名人员担任评审督查员,负责评审的公平、公正的进行,接受比赛评比的各项投诉及处理。
评分的录入、统计和处理由处理软件进行,处理软件由广州联络处统一开发。评委会设数据处理顾问1名。数据处理顾问作为评委会成员,但不参与对作品的打分。数据处理顾问应熟悉比赛规程内容、评审流程和处理软件功能及操作。数据处理顾问负责处理软件安装、操作人员培训、操作过程指导、数据处理和各种表格制作。
五、评审流程
1、每个分赛区先进行一次选拔,挑选四个作品推荐到本次作品赛,四个作品必须排序。各省或地区的选拔赛规程由各地自定,但必须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
2、由作品赛秘书组进行形式审查,安装作品介绍性演示文稿并试运行。
3、评审分二个阶段
评审过程分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初评(半天)
① 参赛作品展示;
② 各分赛区推荐的排序为第一名的作品直接进入终评,其余作品进行评审;
③ 评委观看作品介绍性的匿名的演示文稿或MP4运行
④ 评委阅读匿名的有关材料
⑤ 初评时评出24个作品参加第二阶段的终评决赛,其余作品作为综合奖铜奖,不再参加第二阶段的终评。
⑥ 初评要评出24(包括直接进入终评的各分赛区第一名的作品)个作品参加终评决赛。除直接进入终评的作品外,要从其余作品中评审出(24-直接进入终评的作品数)个作品。每个评委用打“√”的办法挑选出(24-直接进入终评的作品数)个作品,统计每个作品所有评委打“√”的数量,由多到少排序,取出(24-直接进入终评的作品数)个作品。如果所取的最后作品有同票情况不能确定,则同票作品由评委再次投票确定。
如承办学校的作品不能排在本分赛区第一名直接进入终评,评审时承办学校的所有作品又未能排在前面进入终评,则由所有评委讨论投票决定承办学校的作品是否进入终评,但进入终评的作品数不变。
初评评出的结果,所有评委签名后才能生效,且交一份给广州联络处存档。
注:这一阶段评委的初评采用封闭形式,参赛人员不参与,参赛人员在展示现场。
第二阶段:终评
终评为二个半天,
① 终评时,全体评委听取作品作者的演讲、答辩,每个作品不超过12分钟,其中演讲6分钟,提问、答辩不超过6分钟。
② 终评时,评委打分按各项指标打各项分,由计算机算出各项合计的终评原始分,为减少评委打分偏差过大,对原始分处理成70分至90分范围内的相对分,处理模型:
设评委P打分的终评最高原始分为P终max,终评最低原始分为P终min
, 作品i的终评原始分为Pi 终原、终评相对分为Pi终相 ,则终评时评委P对作品i打分的终评相对分计算公式为
Pi终相 =[(Pi 终原 -P终min )/(P终max-P终min
)]
×(90-70)+70
③ 统计时,为减少感情因素的影响,每个作品去掉1个最高相对分和1个最低相对分,然后求相对分的平均分。
④ 相对分的平均分由高到低排队。平均分相同的作品排序由评委第二次投票决定,第二次投票时,评委对相应作品写排序号,序号由1开始,序号越小越排前,统计序号时,总数由小到大排序,序号总数最小者排在最前面。从总分由高到低排序的队列中取前10名为综合奖金奖,后14名为综合奖银奖。单项奖统计相应项分数。
⑤ 评委评分完成后,在原始评分表上签名。
⑥ 每位评委的评分表必须录入两次或两次以上,处理软件自动比对,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录入都相同时为正确,否则转入纠错操作。
⑦ 评分表正确录入后,打印出来,连同原始评分表交每位评委校对。评委校对无误后签名,交广州联络处存档。
⑧ 评分表录入时,要有唱票、监票、录入等工作。评分录入、处理,直至得出最后结果的全过程,必须由一名广州联络处负责人(或代表)和一名评委代表作监督员。
⑨ 评分处理过程中,出现规程规定以外的情况时,由评委主任或副主任组织评委讨论,以简单多数的表决方法决定。
⑩ 评出的最后结果,必须由评委主任、副主任、数据处理顾问和二名监督员签名后才能生效,并由评委主任(或由评委主任委托的代表)在闭幕式大会上公开宣布。体现最后结果的各种表,在签名生效后交一份给广州联络处存档。
⑪ 经统计分析后,评出综合奖和单项奖:
综合奖为金奖10个、银奖14个、铜奖40个;
单项奖为最佳创新奖1个、最佳实用价值奖1个。
一个作品可以同时获得综合奖和单项奖,但单项奖只能获得1项。
⑫ 在未进入终评答辩的作品中进行最佳展示奖评选,所有作品中每个作品派一名选手投票,在未进入终评答辩的作品中最多投8个作品,得票最多的8个作品获得最佳展示奖,有得票相同不能确定时进行第二次投票,直至能确定为止。
注:在终评时,评委打分如超高(如100分)或超低(如小于60分),请在备注栏说明理由。
5、 时间安排(初定)
16月8~11日,分赛区选拔赛,挑选出参加决赛的高职组四个作品。
26月16日前将参加决赛的作品送到大赛秘书组。
36月17日-20日,秘书组进行形式审查。
47月1日,参赛队员到达比赛地点布展,评委于下午在作品展示场所观看了解作品,晚上8点召开比赛工作预备会议。
57月2日-7月3日正式比赛
7月2日8:30-9:00 开幕式
7月2日—7月3日 继续作品展示
7月2日上午8-12:30评委进行初评
7月2日下午、3日:终评
7月4日上午 前往本科比赛地准备参加闭幕式
7月4日下午3:30-5:30颁奖典礼及闭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