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觉,人的睡眠可分为快速眼动(REM)睡眠和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两大部分。REM和NREM组成一个睡眠周期,大约为90分钟,人们每晚的睡眠通常经历4~6个睡眠周期。REM和NREM在脑活动方面极不相同。REM在睡眠时候的表现为:脑电波频率变快,振幅变低,同时还表现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松弛,最奇怪的是眼球不停地左右摆动,该阶段约占总睡眠时间的20~25%,为此科学家们把这一阶段的睡眠,称为快速眼动睡眠。把快速眼动以外的其它睡眠,称为慢波睡眠。慢波睡眠时的一般表现为:各种感觉功能减退,骨骼肌反射活动和肌紧张减退、自主神经功能普遍下降,但胃液分泌和发汗功能增强,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增多。慢波睡眠有利于促进生长和恢复体力。
图1.睡眠周期中的REM
复旦大学王毅群博士等人在REM睡眠的神经回路基础上,提出了睡眠调控模型进展的一些总结,并提出了对REM睡眠行为障碍(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和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两种神经疾病治疗的可能应对策略。
图2.Neural circuitry underlying REM sleep: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current concepts
REM睡眠回路的睡眠调控模型的来源是什么呢?
REM睡眠调节主要由几个神经回路调节,包括去甲肾上腺素能、5-羟色胺能、胆碱能、甘氨酸能、GABA能和谷氨酸能神经元,这些发现促进了几种动物模型的发展。
图3.大脑神经元结构
REM睡眠回路的睡眠调控模型的发展和作用是什么?
这几种动物模型可以用来阐明REM睡眠调节的潜在机制。例如:交互作用模型(用来解释REM开启和REM关闭状态之间的转换)、极限环模型(是一种交互作用模型,在交互作用模型上进行了改进,考虑了REM振荡器的昼夜节律影响和局部GABA能神经元的作用)、触发器模型(该开关的主要功能是稳定REM on或REM off状态,其中REM on状态是表示个体睡眠状态即将过渡到快速眼动态,REM off则相反)等。
总结:
作者综述了快速眼动睡眠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和快速眼动睡眠相关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这一方向的一些医学方面可能可行的解决方式。尽管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令人兴奋,但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临床应用来阐明相应机制的更多细节及其对患者的影响,最重要的瓶颈是成功地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REM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 WangYQ, Liu WY, Li L, Qu WM, Huang ZL*.Neural circuitry underlying REM sleep: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currentconcepts. Prog Neurobiol. 2021 Jun 15;102106. doi:10.1016/j.pneurobio.2021.102.103.
撰稿人:胡帮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