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是,哈尔滨。
这个冬天,哈尔滨彻底火了!冰雪大世界“蹦迪”、冻梨切片摆盘、打铁花表演、飞马踏冰、雪地漂移、热气球、气垫船、温暖驿站……为了南方小土豆儿、小砂糖橘,“尔滨”持续“整活”上大分。
“整活”没有“最会”,只有“更会”!大众心目中的硬核工科强校「哈尔滨工业大学」,不仅贴心地为游客准备旅游攻略,还请来无人机表演,校园里还有“真火箭”,网友调侃:就差把“黑龙”从“江”里请出来啦!
校园里拥有“真火箭”的硬核985
从校训石起,经过主楼、校训石、图书馆、神舟揽月广场、航天馆、卧震苍穹广场,最后到博物馆。逛一圈下来,大家会惊叹:哈工大太会整活了,整的还是“硬核”的活!
哈工大神舟揽月广场上,长征五号运载火箭1:5模型,蓄势待发;卧震苍穹广场上的巨型火箭,不是模型,是实物!除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外,学校里还有俄罗斯返回舱和东风导弹。
图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震苍穹广场
哈工大的航天馆是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展品种类最全、数量最多的航天主题展馆,也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融航天科技实物和模型、航天知识介绍为一体的专业展馆;
在校园里随处可见连接不同建筑的暖廊,是哈工大特地为师生修建的,为的就是让师生可以“冬季出行穿单衣”。
这样的哈工大怎么能让大家不爱呢?毕竟,哈工大是会在疫情期间为学生包机回家的高校啊......
近段时间“风靡一时”的虎扑高校排名,哈工大以9.6分位居第一!热评“带头反对留学生特殊待遇”,讲的是去年哈工大取消留学生补助的举措。
除了落到细节处的人文关怀,强大的学科和科研实力、完备的硬件设施、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态度,也是学生们予以好评的主要原因。
中国工科大学之母;
工程师的摇篮;
航天科技实力稳居第一;
学科评估中17个A专业;
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核打击能力的高校;
世界上第一所将微型探测器送入月球轨道的大学;
被美国制裁的中国高校之一;
......
这些都是哈工大响当当的“名头”!哈工大为何能如此硬核?这就要从1920年说起了。
八百壮士,10年创24个新专业
1920年,哈工大的前身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成立,学校的创立与“中长铁路”建设密切相关。学校初设就有铁路建设和电气机械工程两个学科;改名为大学后,毕业生答辩合格就能得到“工程师”称号。这,大概为未来成为“工程师摇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到新中国成立前,学校设有土木建筑、电气机械、工程经济、采矿、化工和东方经济等系及预科,一直都是按俄式或日式办学,用俄语或日语授课;用哈工大后来的描述来说:这使哈工大自建校起就具有鲜明的国际性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哈工大开创了第一个黄金时代!
20世纪50年代,800多名青年师生怀揣着建设新中国的希望,从祖国各地来到哈工大。他们平均年龄只有27.5岁,却在短短的十余年间,创办了24个新专业,建成了一个基本适应当时国民经济建设需要,以机电、电气、土木、工程经济等为主的专业教学体系,为国家工业化建设解决了“燃眉之急”。
后人谈起他们,称他们为哈工大的“八百壮士”。
图丨20世纪50年代的青年教师
“八百壮士”的代表人物之一是“锅炉爷爷”,中国工程院院士秦裕琨。据他的回忆,他们“八百壮士”里大多数人来自南方,部分人是放弃富裕安逸的生活来东北的。
刚到哈工大的时候,学校规模小、专业窄,只有两三栋教学楼,出门就是马路。但是,“条件再艰苦,我们都不以为意,而是一门心思搞研究、教学生”,秦裕琨来到的第二年就组建了我国最早的锅炉专业。
他们白天要跟着苏联专家学习,晚上还要消化复习、准备给本科生讲课;缺乏教材,他们就自发组织翻译俄文教材、编写教材,压力很大却乐此不疲。
这份坚持和热爱从何而来?“八百壮士”的另一位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沈世钊给出了答案:
他们大多出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长于战火硝烟中,经历过颠沛流离,深知国仇家恨。
直到新中国的曙光升起,随着一声令下,他们毫不犹豫,把对祖国的满腔热忱和大好青春,全都献给了哈工大,献给了共和国的工业化事业……在他们心中,振兴国家,就是最重要的抱负。
后来,苏联专家陆续撤离,“八百壮士”又担负起全部教学科研任务。他们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形成了哈工大如今的校训: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为了满足国家工业化发展需求,哈工大按照行业、甚至按照企业工种设置专业,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哈工大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一批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分配到工厂后很快就能适应工作要求。
当时,哈尔滨的电机厂、鞍钢、一汽等等,各大工厂都活跃着哈工大毕业生的身影。因此,哈工大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厂校协作红旗飘,满城都说工大好”是当时最真实的写照。
1958年,邓小平提出“哈工大要搞尖端”,学校开始从“民用”到“军用”的转变,学科方向也改为当时国家国防急需的导弹、核弹、卫星...成为了赫赫有名的“国防七子”。
从此时起,中国航天事业每一段成功的进程,都刻着哈工大的名字!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总负责人,是哈工大校友孙家栋;中国高校第一个航天学院在哈工大成立,成为学校的轴心;神舟号系列飞船与天宫空间站成功“牵手”的背后,哈工大实现了国际首次机械臂人机协同在轨维修技术试验……
图丨哈工大承建中国航天员太空出舱活动地面失重训练用“中性浮力水槽”
杨利伟曾在演讲中直言:在我工作的周围有近40%的人都是哈工大毕业生。
起点:哈工大
终点:祖国需要的地方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最近,一个女生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丢失手机,当她被喊上台领手机时,亮出的手机壁纸让人动容。背景是一面国旗,文字就是这句话。
这不禁让人想起去年毕业季,哈工大把人整破防的毕业车票......深沉浪漫又鼓舞人心!
铭记责任,竭诚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崇尚科学的求是精神;
海纳百川,协作攻关的团结精神;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奋进精神。
——哈工大精神
“铭记责任,竭诚奉献的爱国精神”是哈工大精神中的第一句,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哈工大在,哈工大人也在!
20世纪50年代前期,国家工业化建设和学习苏联的战略需要,哈工大很快完成了改造与扩建,发展成为一所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多学科性的工业大学;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哈工大及时进行了专业调整,由多学科性的工业大学转变为主要为国防建设服务,军民结合,以攻克尖端科学技术为己任的现代化科技大学;
改革开放之后,为适应科教兴国的战略需要,哈工大努力争取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把学校的发展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紧相连。
在“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传承下,在一代代“八百壮士”精神传承下,哈工大培养出了35万的优秀人才,其中115位两院院士、165位大学书记和校长、142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51位共和国将军、450余位航天国防总师。
他们中,有我国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奠基人之一陈光熙,10年勤工俭学,换来5种专业特长和3个工程师学位,学有所成后回到祖国怀抱,创办了哈工大计算机专业;
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洪晶,两次赴美求学辗转回国,成为哈工大光学学科创始人,培养出我国第一个光学博士;
抱定“爬也要爬回祖国”的信念,成为我国首位进入国际制冷学会的空调制冷专家的徐邦裕;
还有隐姓埋名投入核潜艇研制事业,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成功研制作出重要贡献的彭士禄;
他们中,还有新一代哈工大人的身影,“做中国人自己的机器人”的90后CEO王永锟;用半年时间改写了沿用了半个多世纪的“载荷设计方法”,让火箭结构更轻,运载能力更强的航天“小曾”......
用一句潮流的话来说,哈工大的“爱国情怀”“工匠精神”“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校训,已经刻入了哈工大人的DNA,流传至今。
哈工大人,从哈工大走出,去往祖国需要的地方!
(文章来源于艾思科蓝-版权声明:文章来源青塔、老蒋说高考、新华每日电讯、哈尔滨工业大学官网、官微等,由艾思科蓝原创撰写,转载请注明出处。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了解近期重点会议信息
热门领域通通都有
学术会议:高录用检索快,会议主题涉及能源与环境、水利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机械自动化、材料与制造技术、经管金融、人文社科等主流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