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名家林蓝任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593
2023-11-30 11:32:23(已编辑)
   收录于合集: # 湾区文艺
3
0
0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大湾区11月30日讯(编辑 刘秀)据南方+、羊城晚报、新快报等媒体消息,11月28日下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林蓝接任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林蓝,199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1996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获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并获文学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广东画院院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分委会委员。

2008年获第十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2009年入选广东省宣传思想战线优秀人才“十百千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称号;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9年被广东省委组织部、广东省委宣传部评为“广东特支计划”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2022年被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旅厅、广东省广播电视局、广东省文联、广东省作协授予第四届“广东省中青年德艺双馨作家艺术家”称号;2022年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文联授予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等。2016年5月任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2019年12月任广东画院院长。

作品获国家级省级金、银、铜奖多项,其中2016年巨幅国画作品《诗经——长歌清唱》入选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财政部、文化部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承办“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入选“中华史诗美术大展”,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并永久陈列。2019年国画作品《长流不息——保护文化遗产 传承民族文脉》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办 “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入选“伟大征程 时代画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为中国美术馆收藏。2017年国画作品《清华》入选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文联、中国美术馆联合主办,广东省美协、广东美术馆承办“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为广东美术馆收藏。2018年国画作品《岭南风情》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联、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中国美术馆主办“大潮起珠江——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为广东美术馆收藏。国画作品《光明的梦想——南湖红船》入选2020中国文联全国中青年领军人才重点扶持项目,为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收藏。2020年主持创作国画作品《南国的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入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美术经典中的党史》。

在公共艺术设计实践方面,主持完成8项大型公共艺术总体策划、咨询项目及21项壁画设计制作项目等,获国家级展览金奖、银奖、优秀奖各1次,获省级展览优秀作品奖1次等,其中2004年公共艺术作品《广州长隆酒店》(合作)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银奖、《为中国而设计——首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 2004》金奖。

诗经——长歌清唱

507cm×390.3cm  纸本设色  2012年-2016年

蓬勃

200cm×240cm 纸本设色 2014年

名家点评

先学国画,转入装饰艺术设计后再运水墨,所画的意味就很有意思了。画幅虽小,但格局颇大,有“以大观小”的入笔,于是有“以小观大”的欣赏效果,在造型上也有大方之笔和独特的感觉。当然,最佳的状态是把结构、造型、墨色和纸质等因素有机结合起来,使画面的空间有光。“有了光,就有了一切”,不知是谁说过这样的话。我这里讲的光,是指画面上弥漫着发自内心的感觉,这种感觉染濡了画中的存在,也有了它自己的存在。若论我的好尚,我特别喜欢《灯影》《四只梨子》《夜香》《清华》等。

——范迪安

岭南风情

300cm×75cm×4 纸本设色 2018年

清华

104cm×104cm 纸本设色 1998年

名家点评

林蓝花卉出自岭南画派,她使写意与写生更加贴近,尤以花卉诗意引入当代人文心语,以笔墨为花卉造型。墨韵劲健,笔法温婉,花卉静穆,如细雨芬芳。林蓝花卉讲求体验传统文心,面朝先人感悟,观照笔墨生活,自省现实精神。“托事于物”,以品为心,以花为镜,映衬生存的清新。林蓝花卉一向以觉悟立格,寻古朴,沿笔墨归源,似水映月,却更能体会修正的智慧与端凝。林蓝花卉尽一花之光明,颂时代气象。

——田黎明

天长地久

200cm×200cm 纸本设色 2001年

子时

90cm×90cm 纸本设色 1998年

名家点评

林蓝这批“金色的画”,画得有趣而讲究。她运用金纸色调的衬托,更精炼地突出了墨色和用笔的艺术表现力,既简明又浑厚,含蓄又果断。这批新作很有大胆、朴实而又精到、耐看的特色。正如她自己所总结的,这些画“从起稿的第一笔铅笔线,从笔纸接触的第一点起,到墨、色、粉一层又一层的冲渍痕全部保留在纸面上,把自己所有思想与情绪的流动和起伏都记录下来。一张画记下自己在这个时间段的点点变化,一张张金色的画连接出自己心绪变化的轨迹”。这是一段十分坦诚的表白,也是一种非常好的作画状态,正因为真诚,因而也觉得自然了。虽然是小品,但是很大气。

——袁运甫

白昼

104cm×104cm 纸本设色 2019年

呼吸

104cm×104cm 纸本设色 2019年

名家点评

但凡对宋画有所了解的人都会感到,林蓝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宋画先用细线勾勒、再用色彩反复渲染的表现方式。为了追求一种更朦胧、更有肌理表现性的现代艺术境界,也为了显现偶然性、时间性的作品中的无穷魅力,林蓝更多采用的是“撞水撞粉”的技法。其好处极其明显:一方面它巧妙地打破了刻意交待物体边界的传统做法;另一方面,它又极容易将西画的一些作画技巧融入其中。林蓝已经很巧妙地融入了现代绘画的平面构成方法。故无论表现何种对象,她总是想办法让大的块面决定画面的结构性,同时使画面充满着几何的秩序,显得简洁、大气、有力。与此相关的是,林蓝还机智地运用了西画中色彩的冷暖处理法与厚堆法、光线表达法等,但她对西画的技巧并没有生搬硬套,反倒是当作借鉴,化为己有。所以林蓝的作画方法既是现代的也是传统的,既是东方的也是西方的。倘若问,林蓝的作品有什么特点,那就是:她本着一个现代中国人的感受,以优美叹咏的笔调画出了中国传统美的新篇章。

——鲁 虹

梦.澳门.1999

211cm×171cm 纸本设色 2019年

午夜

104cm×104cm 纸本设色 2019年

名家点评

林蓝的《清华》《白牡丹》等作品,看上去是那么亲切适目,能够把我们这个跨文化时代对美的感受与体验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她的画,却又是与西方现代的视觉文化形态迥不相同的中国画的现代视觉形态。在林蓝的画作中,其新颖性不仅有着对西方现代的视觉文化的吸收和容纳,而且其画面最终的视觉形态,体现出来的仍然是较纯正的经典的中国文化精神。这就表明,在吸收、借鉴和容纳外来文化时,林蓝并没有失去自我。

——傅京生

喜悦

104cm×104cm 纸本设色 2019年

住有绿居.深圳.2020

211cm×171cm 纸本设色 2020年

名家点评

林蓝的父母亲是中国画坛鼎鼎大名的林墉、苏华。林蓝从小画画就不像父母亲。林蓝的画也不是林墉、苏华教得出来的,他们只给她提供最好的土壤。在他们家,他们是平等的。她总是这样自由自在地成长。她父母开始也没有着意让她学画。林蓝似乎更喜欢文学,大概是环境的影响吧,再加上当时她的家毗邻少年宫,她就不知道怎样自自然然迷上了绘画,进了少年宫的美术班。我看过当时她的很多画,她画画的时候就像在静静地玩耍,她画出了一个少女的钟爱,画出了她的遐想,她的欢乐,她的那颗清纯的心。一点没有林墉、苏华的影子。

——李正天

梅坚如铁.武汉.2020

211cm×171cm 纸本设色 2020年

椰风

70cm×104cm 纸本设色 2022年

名家点评

画家林蓝在艺术上走的是一条康庄大道,从名家之后到自身成为名家;从广州美院附中学生到中央工艺美院硕士乃至清华大学美术学博士;从广州美院教师到广州美院副院长……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自然而然、顺理成章。但细思量却觉得不尽然,唯其康庄大道,却需要脚踏实地、勤跑快走才能及时踏上每一个台阶;唯其不抄小路走捷径所以要付出更多的里程;唯其没有另辟蹊径所以走在人来人往的大路上,将接受更多的竞赛与挑战以及不同的审视与评议;一路走来,如果没有明确的方向与坚定的毅力可能就半途而废了,也可能在某一歧途上蹉跎不前了。正因为是名家之后,对其评价的要求自然比别人高,成长的压力参数自然更大,名家之后的压力是因为艺术虽可熏陶却是不可继承的,自身如没有过人的悟性,没有更多人的努力,要突破、要出人头地并不容易;也正因为是名家之后,优越的心理与舒适的条件往往会让人滋生惰性。但林蓝不一样,这些年来,一个学历又一个学历攀越,一篇论著又一篇论著完成,一册画集又一册画集出版,一批新作又一批新作面世,一批学生又一批学生成长……在其略显年轻的艺术人生上,把这些成绩分摊下去,每天每时付出的心血与汗水可想而知,何况她不仅是一名艺术家,同时还是一名高校的教师与孩子的母亲。

——赵利平

春暖珠江

103cm×200cm 纸本设色 2022年


来源:020艺术观察 南粤一家


SCHOLAT.com 学者网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用户反馈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