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策人工智能赋能新能源汽车产业
湾区时讯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驱动力量,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有巨大潜力,但也伴随着挑战和风险,包括数据隐私、安全与成本、标准与法规等方面的问题。为此,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YOCSEF)广州分论坛于2023年10月28日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举办了“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高地’还是‘暗礁’?”技术论坛。本次论坛针对人工智能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安全性、智能化等方面进行讨论,并深入探讨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此次论坛由CCF主办,YOCSEF广州学术委员会、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和广汽研究院共同承办,广州唐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赞助支持。YOCSEF广州学术秘书刘伟莉(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和YOCSEF广州AC委员张天豫(广汽研究院)担任执行主席。
论坛特别邀请了华南理工大学钟竞辉教授、中山大学卓汉逵副教授、华南农业大学黄立峰博士、广州文远知行科技有限公司算法高级研发经理孔炤先生作为引导发言嘉宾,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赵茜博士、广东工业大学朱鉴副教授、汕头大学赵志丹副教授作为思辨嘉宾。CCF广州副主席杨育斌(YOCSEF广州第十四任主席),YOCSEF广州第十八任主席王昌栋(中山大学),YOCSEF广州副主席李冠彬(中山大学)、苏申(广州大学)、刘同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YOCSEF广州往届与现任AC委员梁鹏(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张通(华南理工大学)、朱鉴(广东工业大学)、黄培涛(广州唐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姜思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蓝连涛(华南农业大学),以及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及企事业单位共60多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论坛背景
论坛开幕环节,首先由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副院长林智勇教授致辞。林智勇对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发展做了简要介绍,对到场参会人士表示了欢迎,肯定了此次论坛选题的思辨价值,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人工智能技术面临的潜力与挑战进行了阐述,期待此次论坛能激发更多针对双新(新技术、新能源)的讨论及思考,同时预祝此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随后由CCF YOCSEF广州第十八任主席王昌栋(中山大学)进行了CCF YOCSEF文化介绍,向与会嘉宾阐述了YOCSEF的含义、人员组成、以及使命和特色。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副院长林智勇教授致辞
广州分论坛第十八任主席王昌栋(中山大学)作CCF YOCSEF文化介绍
在引导报告环节,首先由钟竞辉教授以“基于遗传编程的可信人工智能技术”为题,介绍遗传编程的思想起源和发展历史,以及遗传编程作为一类具有“白盒”特性和广泛适用性的AI技术其经典的AI应用领域,探讨基于遗传编程的可信人工智能研究前沿以及存在的挑战问题。接着,卓汉逵副教授以“决策学习与化学逆合成的结合研究”为题,从人工智能中的决策学习和基础科学研究中的化学逆合成的结合研究出发,针对化学逆向合成路径规划问题及其日益大规模化现状,介绍人工智能与基础科学研究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然后,黄立峰博士以“自动驾驶场景下人工智能模型的安全性问题”为题,针对自动驾驶场景下的人工智能模型对抗攻防问题,介绍了在物理世界、数字空间中分别设计了攻击性强和迁移性高的对抗样本生成方法,且为降低视觉感知模型的构建成本,提升安全性和可信性,提出了一种特征多样化的对抗防御技术,并介绍了围绕自动驾驶场景中的鲁棒性模型设计分析和表征对抗学习方法两方面可展开的系统化研究工作。最后,孔炤高级经理以“深度学习算法在自动驾驶工业界中的进化史”为题,从工业界技术研发负责人员的视角,简要介绍近十来年自动驾驶商业化公司主要技术的迭代演变过程,并基于此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判。
华南理工大学钟竞辉教授作引导报告
中山大学卓汉逵副教授作引导报告
华南农业大学黄立峰博士作引导报告
文远知行孔炤先生作引导报告
在引导报告之后,论坛进入思辨环节。会场嘉宾围绕“人工智能之于新能源汽车,真正的价值点何在?”、“‘人工智能大模型落地新能源汽车,落得下来吗?”、“人工智能进入新能源汽车,未来如何突破?”三个议题展开了深入思辨。
思辨议题一:人工智能之于新能源汽车,真正的价值点何在?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不断改变各行各业,而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交通工具,被认为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可以带来很多创新和优势,可以为车辆的安全性和服务功能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针对此议题,广东工业大学的朱鉴副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可以提升安全性和效率,而个性化服务、能源管理和故障诊断则是其他重要的价值方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刘同来副教授和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刘伟莉博士也同样认为人工智能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要着力点在于安全,没有安全提供再多的附加功能都没有太大意义。另外,中山大学的毛明志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对汽车产业应用可归纳为效率和效益两点,汽车厂商会更追求速度等效率指标,但车主等用户却会更重视安全和成本等效益指标。同时,广汽研究院的张天豫研究员对当前许多汽车厂商通过“创造需求”,为新能源汽车提供门类繁多的服务软件的做法提出了质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姜思羽博士则进一步地通过举例在新式的汽车上推出腾讯会议等服务,是否会造成安全隐患发起疑问。然而,广州唐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黄培涛总经理却认为汽车上不只有司机还有乘客,腾讯会议等智能驾舱服务可以面向乘客而非司机,即可规避驾驶风险。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梁鹏副教授则强调人工智能分为弱人工智能和强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的自动驾驶安全性需要通过弱人工智能来脚踏实地实现,但智能坐舱的各类服务则可通过深度学习等强人工智能进行不断探索尝试。
总之,与会嘉宾均意识到人工智能在新能源汽车中的价值,但关注的焦点不尽相同,并提出了不同的优先考虑因素。
思辨议题二:人工智能大模型落地新能源汽车,落得下来吗?
人工智能大模型是指参数量巨大的深度学习模型,它具备处理大规模数据、识别模式和进行高级推理的能力。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在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许多领域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然而,实现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落地也面临一些阻碍和挑战。了解这些阻碍并找到解决办法,是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成功落地的关键。
针对此议题,汕头大学的赵志丹副教授相信人工智能大模型能够落地新能源汽车产业,但需要解决几个方面的阻碍,主要包括数据量和计算量过大、隐私和安全、多智能体的交互以及可解释性等问题。中山大学的李冠彬副教授肯定了赵丹教授的观点,并认为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汽车设计等环节事实上已经落地,并认为随着未来车路协同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模型的可用空间也将越来越大。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地陈荣军教授则认为大模型落地需要区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不同链条,在设计与制造等为主的产业链容易落地,在以安全和服务为目标的技术链上却难度较大,在如滴滴打车等商业链条上则已经成功落地的。另一方面,华南农业大学的黄立峰博士则认为语言类大模型的车上应用需要持续监听,由此带来的隐私隐患很可能成为其落地的一大阻碍。同时,广东工业大学的朱鉴副教授考虑到汽车驾驶的过程对实时性要求非常高,汽车本身算力的局限性和云端计算的时延会成为大模型落地的主要阻碍。
总而言之,专家们在讨论中共同揭示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落地的可能障碍,包括技术、隐私和实时性等方面的挑战。只有逐步解决这些障碍,才能让人工智能大模型更好落地新能源汽车产业。
思辨议题三:人工智能进入新能源汽车,未来如何突破?
人工智能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落地需要突破诸多阻碍,与会嘉宾针对此议题发表了各自不同的观点: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基础研究院的赵茜博士认为应该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做技术规划,除了必须的安全性外,还应考虑的就是其价格、续航能力以及智能性。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林智勇教授同样认为应从用户角度考虑,首先从提高安全性和减轻能源消耗两方面进行突破。广汽研究院的张天豫研究员则补充还应该从完善法律法规和制定行业标准两方面进行突破。华南农业大学的蓝连涛博士认为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大多基于数据驱动,其可解释性方面的不足容易导致责任认定难题,所以未来需要在模型的可解释性上加强突破。华南理工大学的钟竞辉教授则指出三个突破方向,分别是在应用和方法上进行多点突破,政府加强鼓励和引导,以及完善行业标准。中山大学的李冠彬副教授认为汽车厂商和高校研发人员可以通过加强产学研来进行技术突破,中山大学的毛明志教授则认为可以在鼓励龙头企业研究大模型的同时积极鼓励众多小企业实现小模型联合来进行突破。
总之,人工智能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具有巨大潜力。为了达到真正的突破,我们需要解决安全性和节能性、算法和模型优化以及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等问题。
与会嘉宾热议
此次论坛历经四个多小时,最后由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副院长陈荣军教授对此次论坛进行了总结。此次论坛围绕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高地”还是“暗礁”,从人工智能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安全、服务、舒适度、节能方面以及产业链、技术链和商业链都进行了讨论,一致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具有巨大潜力,但仍然存在计算资源和能效、数据隐私与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等落地障碍。我们相信通过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共同努力与合作,人工智能技术将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并为未来的交通出行带来更加智能、高效和环保的选择。最后会场在一片轻松而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此次论坛由广州唐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赞助支持。
通讯员/刘伟莉 张天豫
责任编辑/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