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生物医学与生物信息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BBE 2025)将于2025年9月26-28日在中国·沈阳召开。本次大会主要围绕生物医学、生物信息工程两大工程领域展开研讨,为全球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所、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教授、学者、工程师等提供一个分享专业经验,扩大专业网络,面对面交流新思想以及展示研究成果的国际学术平台,目的是为了探讨相关领域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性挑战问题和研究方向,以期推动理论和技术在高校和企业的发展与应用,同时也为参会者建立业务或研究上的联络,以及寻找未来事业上的合作伙伴。
这将是一场具有国际性、开放性、创新性的盛会,所有的参会者均享有独特的展示机会和丰富的讨论空间!大会诚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及其他相关人员参会交流。与会代表不仅可以聆听国内外知名专家的精彩报告,还可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探讨。往届回顾: 【ICBBE 2024落幕新闻】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ICBBE 2024落幕新闻】【河南省肿瘤精准诊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ICBBE 落幕新闻】
生物医学EI会议 | 连续2-3年已实现EI、Scopus检索 | 往届线下召开且现场交流氛围为佳,本届计划线下
【递交EI/Scopus检索】第五届生物医学与生物信息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BBE 2025)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medicine and Bioinformatics Engineering
大会官网:www.ic-bbe.org【参会投稿】
时间地点:2025年9月26-28日;中国·沈阳
全文截稿时间:见官网
摘要投递截止时间:2025年9月18日 23:59
收录检索:EI Compendex 和 Scopus 稳定检索
【会议见刊检索历史】每届至少收录80篇以上的稿件!!
ICBBE 2024 SPIE独立出版 |
会后2个月见刊 | 见刊后1个月EI、Scopus检索 |
ICBBE 2023 IOS独立出版 |
会后3个月见刊 |
EI、Scopus& CNKI已检索 Medline数据库收录 |
ICBBE 2022 合并到IC-BIS 2022共同出版 |
会后3个月见刊 | 见刊后1个月EI、Scopus检索 |
【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辽宁大学
承办单位:辽宁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协办单位:辽宁省免疫学会疫苗与免疫健康分会、AEIC学术交流中心
媒体支持单位:科学网
【大会报告嘉宾】
许进教授 北京大学 |
许进,北京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理学、工学双博士。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重大仪器专项、86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共超十项。任第一、二、四、五、七、八届国际生物计算机大会主席;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初步候选人,2022年应邀作中国科学院信息学部学术年会大会报告。现任中国电路与系统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通信学会云计算与大数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委员、生物计算与生物处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iew》与《电子与信息学报》副主编,《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电子学报》《计算机学报》与《软件学报》编委;曾任军 委科学技术委领域专家、电子学会图论与系统优化专委会理事长、湖北省运筹学会理事长、北京市运筹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网络空间安全教咨委委员等。长期从事理论计算机与算法研究。 |
宁康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 |
宁康,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生物信息与系统生物学系系主任,华中卓越学者特聘教授,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研究重点方向为生物大数据和微生物组的挖掘及其在健康与环境等领域的应用。2015年与同仁在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建立生物信息与系统生物学系,建立了“生命科学大数据高性能计算平台”、“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生物大数据中心”等多个中心和平台。在生物信息学领域从事科研工作10余年,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课题等。已在PNAS、Gut、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Genome Biology、Genome Medicine等生物学、医学和生物信息学顶级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60余篇,文章总引用超过4000次,H指数30(Google Scholar)。获得软件著作权6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担任多个国际期刊编委。担任中国生物信息学学会-基因组信息学分会副主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担任英国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UK-BBSRC)等基金评委。 |
陈雪利教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陈雪利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山学者“领军教授”、博士生导师,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先进医学影像教师党支部书记(省级样板支部)、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方向负责人、生物医学光子学与分子影像研究室负责人,空军军医大学兼职教授、澳门大学杰出访问学者、美国普渡大学访问学者,任先进诊疗技术与装备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主任、西安市跨尺度生命信息智能感知与调控重点实验室主任,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省级人才、省级青年人才;兼任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副主编,JIOHS、光子学报、中国激光青年编委,陕西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超声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光学学会生物医学光子学专委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显微仪器分会、中国图学学会医学影像与设备专委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医学成像技术分会、中国光学工程学会计算成像专委会、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微纳专委会等委员。长期从事生物医学光子学与分子影像技术及应用研究(基于光声磁的先进诊疗技术与装备及其应用),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国科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子课题(结题优秀)、国科金面上项目(3项)、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 |
Muhammad Zubair Iqbal教授 浙江理工大学 |
Iqbal教授目前担任浙江-毛里求斯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巴基斯坦材料科学学会副会长,浙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学院智能生物材料研究所学术骨干。Iqbal教授知华友华,可讲较熟练的中文,他热爱中国,热爱科研与教学工作,单独指导或联合培养20余名国际国内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人才。因对浙江省科研、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的突出贡献,Iqbal教授先后荣获了“浙江省海外 高层次人才”称号,2022年度浙江省“西湖友谊奖”并受到浙江省主要领导亲切接见并颁奖。Iqbal教授主要致力于开发用于癌症诊断、药物递送和治疗应用的生物兼容性纳米材料,还广泛研究了生物材料、光学材料和磁性材料,特别是纳米颗粒、纳米复合材料和核壳杂化材料。已在ACS Nano、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了140多篇学术论文,并申请或授权多项国际或中国创新专利,受邀50余次做国际会议主旨演讲 |
更多组委嘉宾信息可在官网查看...
【征稿主题】
生物医学 |
生物信息 |
生物力学与生物力学工程 |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和医学信息 |
医学影像技术与应用 |
分子生物学 |
信息科学与技术 |
生物医学传感器 |
生物影像学 |
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 |
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 |
生物统计学 |
包括但不限于以上主题【更多征稿主题】 |
【参会方式】
作者需参会:一篇录用文章允许一名作者免费参会!
1、口头演讲:申请口头报告,时间为15分钟;
2、海报展示:申请海报展示,A1竖版尺寸;
3、听众参会:不投稿仅参会,也可申请演讲及展示。
4、摘要投稿:摘要由ICBBE 2025组委会专家审核通过,最终被收录印制在《第五届生物医学与生物信息工程国际学术会议》手册。
全文投稿发表流程:投稿→审稿返修→录用→缴费→【注册参会】→见刊→纸质论文集→检索。
摘要投稿展示流程:摘要投稿→组委会审核→录用→【报名参会】→会议手册印制展出。
期刊推荐 (本次大会的优秀稿件将会被推荐到以下期刊投稿)
期刊名称:Biotechnology and Applied Biochemistry (ISSN: 0885-4513) IF: 3.2; JCR: Q4 | |
![]() |
Biotechnology and Applied Biochemistry致力于发表推进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原创研究,其关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合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代谢工程、生物工程、生物材料、生物传感、纳米生物技术和相关科学。 目前,Biotechnology and Applied Biochemistry的专刊“医疗保健中的新兴技术和技术”正在火热征稿,其关注的征稿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 新兴技术和技术在健康研究中的重要性 - 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在医疗保健研究中的应用 - 蛋白质组学在医疗保健研究中的应用 - 细胞生物学在健康研究中的技术进步 - 人工智能在转变医疗实践中的作用 - 医疗保健中的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 - 疾病检测中的分子技术 征稿关键词: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学;疾病;基因表达;分子生物学;干细胞 |
期刊名称:SLAS Technology (ISSN: 2472-6303, E-ISSN: 2472-6311) | |
![]() |
SLAS Technology期刊揭示了科学家如何将技术进步应用于生命科学探索、生物医学研究与开发实验。该期刊是由Elsevier出版的开放获取期刊,每年出版6期。 征稿主题包含但不限于:生物医学成像技术进展、高分辨率三维可视化、疾病诊断与管理、光学成像创新、神经信号与脑活动观测、跨领域应用、挑战与解决方案、人工智能与量子成像、临床与科研变革、多学科研究综述、生物学理解重塑等。 高可见性:收录于SCIE、Scopus等国际知名数据库 期刊排名:JCR – Q3 (BIOCHEMICAL RESEARCH METHODS)(CHEMISTRY, ANALYTICAL) / CiteScore - Q1 (Health Professions,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Q2(Health Professions, Computer Science Applications)/ CAS -Q4(BIOCHEMICAL RESEARCH METHODS)(CHEMISTRY, ANALYTICAL) 快速出版:手稿经过同行评审,投稿到接收平均4-5个月,接收后1个月左右见刊发表(数据源自期刊官网) 影响因子:2.5(2023-2024);5年影响因子:2.8 |
◆ 涵盖不同类型多学科期刊论文发表,为您提供多样化的论文投稿支持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