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而中国科学家正以卓越的科研实力和创新精神,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俊龙教授,正是这样一位杰出的代表。
近日,全球权威学术网站ScholarGPS发布了最新全球顶尖科学家排名,陈俊龙教授再次上榜,并在多个领域排名中名列前茅,这一消息无疑是对他多年来在学术领域辛勤耕耘和卓越贡献的再次肯定。今天,让我们走近陈俊龙教授,了解他的科研故事与教育理念。
▶深耕科研30年:从理论突破到实践应用
科学研究之路始于微小,最终蓬勃发展。
陈俊龙教授在科研上有着敏锐的直觉,始终活跃在科研一线。他的博士毕业生张通曾向《中国科学报》表示:“勇于探索,敢为人先,做原创性的工作,不惧失败——这是陈老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和教诲。” 这种科研精神不仅体现在他的学术成果中,也深深影响了他的学生。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第一位华人学部主任包约翰教授,也对陈俊龙教授的早期发展影响至深。“从上世纪90年代包教授研究的函数链神经网络开始,到2017年的宽度学习网络初具雏形,再到近4年的蓬勃发展,是陈老师近30年的研究经历。”孟献兵说。陈俊龙教授提出的宽度学习系统入选在2023年中国科学院信息科学领域的研究前沿热点。
除了理论研究,陈俊龙教授还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他深知,科研成果只有应用于实际,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因此,他始终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例如,他带领团队开发的智能数据分析平台,已被广泛应用于金融、电商、物流等行业,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数据,提升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在医疗领域,陈俊龙教授正在研究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教育领域,他致力于开发智能教育系统,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和高效的学习体验。在环保领域,他希望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环境监测和治理提供更加科学的解决方案。
面对未来,陈俊龙教授表示,他将继续深耕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领域,推动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他特别关注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为社会发展带来更多的福祉。
▶全球顶尖科学家排名:实力与影响力的见证
ScholarGPS是全球知名的学术评价平台,其排名基于科学家的学术影响力、研究成果、国际合作等多个维度,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在此次排名中,陈俊龙教授入选ScholarGPS 2024年首次发表的全球高排名研究人员 (Highly Ranked Scholars™ 2024 Computer Science 近5年影响力全球第八名,国内第一名,终身影响力榜单全球第112名)榜单。这一成绩不仅体现在他对学术界的深远贡献,也体现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快速崛起。
Highly Ranked Scholars™2024榜单
2024年9月,美国斯坦福大学与爱思唯尔更新了标准引文指标的全科学作者数据库,并发布了第七版《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4》(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4)。陈俊龙教授等16人入选2024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陈俊龙教授等6人还同时入选“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
年度影响力榜单
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
而在早前国际知名的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以下简称IEEE)、人机与控制理论协会(IEEE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ociety)在2021年年会上因陈俊龙教授在智能系统与控制领域的杰出成就以及对协会长期的贡献,颁授陈俊龙教授2021年度IEEE Joseph G. Wohl(约瑟夫·沃尔)终身成就奖,陈俊龙不仅是国内首位获此殊荣的学者,也是为数不多的同时获得另一重磅奖项、被视为IEEE控制学领域最高荣誉的Norbert Wiener Award(诺伯特·维纳奖)的学者和获2021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杰出贡献奖。学术服务方面,陈教授曾任两个IEEE 顶级期刊的总主编也曾任人机与控制理论协会的国际主席。
截止于2025年一月,陈俊龙教授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1000篇论文,其中800 篇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上。他的谷歌学术引用超过66000余次,H-指数121,Web of Science他人引用超过43000余次,53篇文章进入Web of Science 1%的高引用榜单,其中3篇进入0.1%的高引用,这些论文不仅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他还获得了5项美国专利,并出版了1部学术专著,获IEEE学会5次颁发杰出贡献奖,是美国工学技术教育认证会(ABET)的评审委员,也是我国计算机科学学科教指委委员。
▶以学生为中心,用科研与教育点亮未来
除了科研,陈俊龙教授还将继续致力于人才培养。他表示,未来的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才能为中国科技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陈俊龙教授常说:“科研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但只要你热爱它,就会乐在其中。”正是这种对科研的热爱和执着,让他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始终保持乐观和坚定。他常常鼓励年轻学者和学生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
在教学中,陈俊龙教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他常常对学生说:“科研不仅仅是为了发表论文,更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为社会创造价值。”
陈俊龙教授还非常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他积极推动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和交流项目,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提升他们的国际竞争力。在他的带领下,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学术高地,吸引了众多优秀学子前来求学。
值得一提的是,陈俊龙教授指导的许多学生都已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骨干力量。他们中有的在国内外知名高校任教,继续传承陈俊龙教授的科研精神;有的在科技企业担任技术骨干,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应用。这些学生的成长与成就,正是陈俊龙教授教育理念的最好体现。
陈俊龙教授与华工的学生合影
陈俊龙教授的成就,是华南理工大学的骄傲,更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他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贡献,不仅为学术界树立了榜样,也为社会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益处。
正如他常说的那样:“科研的意义在于探索未知,教育的意义在于点亮未来。”陈俊龙教授用他的科研与教育实践,诠释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他的故事,不仅激励着无数科研工作者,也为年轻一代树立了榜样。让我们向陈俊龙教授致敬,也期待更多像他一样的科学家,用智慧和汗水,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参考资料:
https://mp.weixin.qq.com/s/YAe169qb4nG2gqfjC0Z53w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ND3R7O005129QAF.html
http://news.sohu.com/a/501754567_121117455
https://www2.scut.edu.cn/cs/2019/0724/c22284a328910/page.htm
http://www2.scut.edu.cn/cs/2024/0920/c22279a562701/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