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专家谈农技第51期|冬菜北运 “蔬”写新篇,广东冬种菜产业现状与对策研究
518
2024-12-03 23:25:12
   收录于合集: # 湾区时讯
1
0
0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首席专家谈农技 第51期

冬菜北运 “蔬”写新篇,广东冬种菜产业现状与对策研究

湾区时讯 11月30日,《首席专家谈农技》|第51期【冬种北运菜专场】成功举行。第三轮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果菜创新团队谢大森研究员及种质资源评价与鉴定岗位专家孙保娟研究员、露地栽培岗位专家张白鸽研究员,就广东省冬种菜产业优势分析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原则,并提出了针对性对策以及生产关键技术。

节目现场

蔬菜是广东省第二大农作物,根据2023年广东省统计局数据显示,蔬菜年播种为2180.59万亩,产量为4099.33万吨,产值约占广东种植业GDP的40%。广东蔬菜品种特色鲜明,以菜心、黑皮冬瓜等岭南特色蔬菜为主;同时名优地方品种丰富,如增城菜心、水东芥菜等的市场需求旺盛,还能供应港澳及北方市场。

广东冬季常见果菜

首席谢大森研究员分析,广东的冬种菜包括常年菜地在冬季生产的蔬菜和利用冬闲田新增生产的蔬菜,由于气候土肥等条件适宜,目前市场的蔬菜产品过剩,竞争相对激烈,且蔬菜种类相对较少,盲目增加种植面积恐易出现“菜贱伤农”现象。他建议,一方面可适度发展设施蔬菜,如地膜覆盖、拱棚栽培等,提高生产效益。推广节本增效技术,如减肥增效、节水技术、减药增效等,提升种植效率。一方面可发展冬种北运菜,提升品质和市场定位。同时充分借助省农业农村厅“飞渡计划”作用,打造冬种蔬菜信息平台,实现产销对接。

飞渡计划

发展冬种菜的原则

种质资源评价与鉴定岗位专家孙保娟研究员、露地栽培岗位专家张白鸽研究员针对广东冬种菜生产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在冬季一般选择蔬菜集约化育苗,可以保障节约用种,苗全苗壮,提高产量和质量;推广嫁接技术可以有效防治瓜类、茄果类蔬菜的病虫害,并提升蔬菜品质。

瓜类、茄果类常用嫁接方法

冬种菜关键栽培技术

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果菜创新团队是2019年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牵头,谢大森研究员为首席专家,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设施所、加工所、经信所、佛山农科所、汕头白沙蔬菜原种研究所、韶关农科所以及茂名农推中心等单位参与,整合我省瓜类、茄果类优势科研、推广资源组建而成。设立资源鉴评、品质育种、露地/设施栽培、病虫害防控、产品加工、产业经济等8个岗位和粤东、西、北、珠三角四个试验站。团队针对广东省果菜产业中的“卡脖子”问题,获取蔬菜产业基础性数据,构建果菜产业数据库,凝练行业发展关键性问题,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培育适用性成果并集成和示范推广,同时开展产业前瞻性研究,增强对广东蔬菜产业的引领支撑作用。

铁柱2号冬瓜

团队主要工作亮点:(1)铁柱2号冬瓜、春季冬瓜化肥减量技术成为我省仅有配套入选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2)多个优质品种(铁柱2号冬瓜等)在产业中广泛应用;(3)科技支撑省级现代产业园建设和广东省蔬菜地方品种(三水黑皮冬瓜、盐步秋茄、电白圣女果等)取得显著成效。

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果菜创新团队成员合影

五年来,团队发表论文49 篇(其中影响因子5以上 11 篇),授权专利 23 项,技术标准(规程)3 项,产业报告 6 份,培育 24个品种,研究新技术15项,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面积 25000 亩,召开培训会、现场会 73场次,培训 3568 人次,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园 17 个。


通讯员/黄萍

责任编辑/刘秀


SCHOLAT.com 学者网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用户反馈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