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宇斌教授当选国际神经修复学会第三届中国委员会脊髓损伤分会副主委并受邀作学术报告
湾区时讯 近日,为进一步推动神经修复领域的进步与发展,国际神经修复学会2024年年会在上海成功举办。会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市骨科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邓宇斌教授当选为国际神经修复学会第三届中国委员会脊髓损伤分会副主委,并受邀作英文学术报告—《Intercelular communications identified CD44 and Nucleolin as key receptors activating microglia and astrocyte in spinal cord injury site》,受到听众关注及好评。
会议现场
国际神经修复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Neurorestoratology, IANR)由来自中国、英国、美国、俄罗斯等五大洲数十个国家的科学研究单位、大学和医院中致力于神经修复研究和治疗的科学家和临床医生组成,是当今神经修复学领域最重要、最高水平的国际专业学术组织。
会议当日上午9时,本次大会主席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院长程黎明教授宣布大会正式开幕,代表大会组委会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陈思锋教授、Sang Ryong Jeon教授与吕培明教授致辞表示,希望大会在促进学术交流、指明未来学科进步方向做出引领作用,携手推动神经科学领域的学术合作,为临床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邓宇斌教授当选为国际神经修复学会第三届中国委员会脊髓损伤分会副主委
此次会议本次会议由国际神经修复学会、上海市生理科学会、同济大学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全球的628位神经科学专家学者参会。为期三天会议内容丰富多彩,苏国辉院士、黄红云教授、章小清教授、陈思锋教授、KiBum Lee教授等多位与会学者分别围绕神经修复学的基础研究、临床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重要成果展示和学术报告分享,围绕神经修复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展示了该领域基础研究的最新进展,为全球神经修复研究提供了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科研中心此次当选为副主委单位,展现了科研中心在中国医疗领域的学科影响力,邓宇斌教授向国内外的神经修复专家学者分享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神经损伤修复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通过连续三天的高层次对话与交流,见证了神经修复学在医学领域的学术自信、疗效自信、发展自信,期待今后有更多的神经修复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于临床,造福于广大患者。
专家简介
邓宇斌 教授、博士生导师、
深圳市骨科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邓宇斌教授从事转化医学研究近30年,致力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骨髓间质干细胞免疫原性及MSCs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治疗中枢神经神经损伤性疾病等方面的研究,在病理生理学科领域及神经损伤修复领域内有较高知名度。邓宇斌毕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1998-2000法国巴黎第七大学著名的Sanit-Louis医学院师从E-Gluckman法国科学院院士做博士后研究人员,2016年在美国最知名Johns-Hopkins医院骨科实验室做高访。曾任中山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主任,干细胞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转化医学中心创始主任、教授、博导,曾任中华医学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现任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修复专业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评审专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评审专家,《Biomaterials》和《Brain Research》审稿专家。主持和承担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省级市级项目20余项,获得粤深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00万元)。已发表SCI论文100余篇,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50余篇,其中IF 10分高影响力SCI 10篇,如Nature子刊Cell Death & Disease、Critical Care Medicine、Biomaterials(4篇)、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等,总影响因子328,被引近2400次,单篇最多引用285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项,国家级成果1项(教育部提名科学技术一等奖),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5项。以第一完成人获2002年、2018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责任编辑/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