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 Young Computer Scientists & Engineers Forum Guangzhou
CCF YOCSEF广州
大模型是人才培养的潘多拉魔盒吗?
时间:2024年11月9日(星期六)13:30 – 18:10
会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东校区(中山大道西293号)工业中心106会议室
论坛编号: CCF-Yo-24-086
在人工智能与大模型技术日新月异的浪潮中,智慧教育正站在一个全新的十字路口。随着大模型技术的飞跃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渗透与应用正逐步深化,不仅极大地改变了知识的获取方式,还推动了教学模式的革新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演变。然而,这一技术革新也引发了广泛的思考:在海量信息与即时解答触手可及的时代,教师的核心价值是否被稀释?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否被抑制?教学模式的变革又将如何适应这一技术浪潮?面对这些挑战与机遇,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YOCSEF)广州学术委员会将于2024年11月9日13:30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举办一场以“大模型是人才培养的潘多拉魔盒吗?”为主题的智慧教育观点论坛。本次论坛汇聚了众多教育界、科技界及产业界的精英,共同探索智慧教育在大模型技术支撑下的新航向,挖掘并彰显知识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加深远的力量。
引导报告嘉宾:
刘子韬 暨南大学 院长、教授、博导
赵翔 国防科技大学 教授、博导
权中刚 超星泛雅集团 副总经理
黄浩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专家
论坛思辨嘉宾:
黄翰 华南理工大学 教授、博导
林盈 中山大学 副教授、博导
李宇翔 头歌实践教学平台 总监
论坛执行主席:
刘伟莉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CCF YOCSEF 广州学术AC
陈俊颖 华南理工大学 CCF YOCSEF 广州学术秘书
主办单位: 中国计算机学会(CCF)
组织结构: CCF YOCSEF广州学术委员会
支持单位: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赞助单位: 京海盛大(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论坛诚挚邀请CCF与CCF YOCSEF同仁、高校师生及企业人士等各界同仁参加,期待您的光临!
论坛议程
时间 |
议程 |
主持人 |
13:30 – 14:00 |
签到 |
|
14:00 – 14:10 |
论坛开场 & 背景介绍 |
|
第一阶段:引导报告 |
刘伟莉、陈俊颖 |
|
14:10 – 14:20 |
引导发言1:刘子韬 暨南大学 院长、教授、博导 题目:新一代人工智能赋能教与学的研发与实践 |
|
14:20 – 14:30 |
引导发言2:赵翔 国防科技大学 教授、博导 题目:大模型赋能智慧在线教育的探索与研究进展 |
|
14:30 – 14:40 |
引导发言3:超星泛雅集团 权中刚副总经理 题目: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
|
14:40 – 14:50 |
引导发言4: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黄浩洋专家 题目:智驭未来:AI+大模型赋能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
|
14:50– 15:05 |
合影与茶歇 |
|
15:05 – 18:05 |
第二阶段:观点思辨 |
刘伟莉、陈俊颖 |
思辨点1:大模型在人才培养中是增强还是削弱教师的核心价值? 思辨点2:大模型的便捷是否会抑制学生的原生创新能力? 思辨点3:大模型时代,教学模式如何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创新能力的培养? |
||
18:05 – 18:10 |
论坛总结 |
李冠彬 |
嘉宾介绍
引导报告嘉宾:
刘子韬 博士,现任暨南大学广东智慧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场景的应用。在NeurIPS等人工智能领域顶级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刘子韬博士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等多项科研工作。同时,刘子韬博士担任国际人工智能教育协会执行委员和第25届国际人工智能教育大会(AIED 2024)程序主席,其研究成果获得了包含CCTV新闻联播、CCTV正点财经、人民网、新华网等多家新闻媒体的报道。
报告题目:新一代人工智能赋能教与学的研发与实践
赵翔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博导。教育部高层次青年人才,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从事大数据知识工程、图基础模型等方面的教研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等重要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2部,获评国际会议论文奖4项,申请专利40余项。湖南省科技创新团队骨干成员,获评中国指挥控制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计算机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CCF杰出会员,信息系统专委副秘书长,大数据专家委员会、数据治理发展委员会、数据库专业委员会执委。
报告题目:大模型赋能智慧在线教育的探索与研究进展
权中刚 超星泛雅集团副总经理、广东分公司总经理,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教育信息化工作,参与多所高校智慧教育平台和一流课程建设。2018年配合广东省教育厅和暨南大学承建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平台,2019年参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教育信息化体系构建与实践”项目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报告题目: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黄浩洋 华为企业培训与认证部院校南区解决方案高级专家 拥有华为大数据、云服务双HCIE证书,华为IT售前认证专家,5年+国内外ICT领域人才培养与解决方案经验,曾交付沙特阿拉伯延布港口智慧城市项目、阿联酋ET运营商视频云项目、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大数据PaaS平台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金审三期)等,致力于信创产业人才培养,“一带一路”国际化交流合作与数字经济人才培养等解决方案规划建设工作。
报告题目:智驭未来:AI+大模型赋能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论坛思辨嘉宾:
黄翰 男,博士,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兼任国际学术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IF: 11.7)、IEEE Transactions on Emerging Topics i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IF: 5.3)以及Complex & Intelligent Systems(IF: 5.0)副编、大数据与智能机器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仿真学会智能仿真优化与调度专委会副主任、广东省本科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广东省计算机学会软件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CCF杰出会员和IEEE高级会员;获得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成立20周年全国优秀教师表彰称号;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与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近20项;在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中文著作3部《智能算法理论与实践》和《进化算法时间复杂度分析的理论、方法与工具》和《群体智能算法的理论基础》,在国际知名出版社出版英文著作1部Intelligent Algorithms: Theory and Practice;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IEEE TCYB、IEEE TETC、IEEE TSE、IEEE TEVC、IEEE TIP、IEEE TFS和《中国科学》等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多篇,代表作入选ESI;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2项以及美国发明专利7项;以第一完成人制定了《无源码的白盒化测试标准》全国团体标准;以第一完成人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主要完成人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2)、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第3)、中国仿真学会优秀论文奖和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长期致力于智能算法理论、应用与产业生态的研究,发布了单元测试算法平台www.unittestpc.com.cn、进化算法时间复杂度分析系统www.eatimecomplexity.net、结构方程自动建模系统www.autosem.net与储能优化系统 https://energystorage.autosem.net/等6项公开使用的软件系统,完成算法落地应用案例70多项。
林盈 2012年在中山大学获得计算机博士学位,现为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神经科学、智慧教育、计算社会心理学及计算智能。至今已在相关领域国内外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NeuroImage、Behaviroal Research Methods等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SCI/SSCI论文22篇,谷歌学术H指数23,4篇论文入选ESI全球前1%高被引论文。已主持国家和省级项目4项。现任中国图学学会大数据专委员会委员和Frontiers系列期刊脑影像方法部 (Brain Imaging Methods Section) 副编辑,并为IEEE Transactions系列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等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审稿。
李宇翔 头歌平台生态合作总监、高级项目管理师、广东省计算机学会物联网与网络专委会常委、东莞市人工智能学会理事,从事高等教育事业十余年,拥有丰富的高校课程与专业建设、产教融合项目运营经验,曾参与多所高校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新形态数字化教材建设、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虚拟教研室建设、101计划等方面生态合作建设工作,并取得系列突破、产生显著效益。
论坛执行主席:
刘伟莉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校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人工智能系主任。现任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CCF YOCSEF)广州分论坛AC学术秘书,中国仿真学会智能仿真优化与调度专委会委员。2008年和2010年从中山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20年从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从2021年3月起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担任专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进化计算、群体智能及其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近年来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粤穗联合青年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高被引论文1篇),部分成果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和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ational Social Systems 等期刊,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项。
陈俊颖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导师,大数据与智能机器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智能医学图像处理与医疗机器人研究室负责人,香港大学博士,浙江大学学士(优秀毕业生),CCF技术公益大使,CCF YOCSEF广州学术秘书,CSIG广州会员活动中心副秘书长,广州市人工智能学会理事。主要研究多源多模态特征融合、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等,成果发表于TPAMI、TNNLS、TMI、CVPR、SMC、IROS等期刊会议,获得2023年广东省计算机学会青年科技奖、2023年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青年科技创新奖、2023年广东省计算机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23年广东省精准医学科学技术奖科技创新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23年深圳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第一完成人)、2018年中国计算机学会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奖励,获评国际计算机学会(ACM)特色杰出演讲者、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演讲者、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会员等荣誉称号。
报名方式:(见图1)
参会嘉宾请于11月6日 前扫码加入参会嘉宾论坛群(见图2)。
图1 论坛参会报名
图2 参会嘉宾论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