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百年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中大文科巡礼之中文系
882
2024-10-08 12:46:55(已编辑)
   收录于合集: # 湾区教育
1
0
0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赓续百年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

 

浩浩中文,代代相传。1924年,孙中山先生创立国立广东大学,立校之初即设中国文学系,是为中国语言文学系(以下简称中文系)之发轫。1926年8月,国立中山大学文科改称文史科,设中国语言文学系,名称一直沿用至今。中文系是中山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

白云山高,珠江水长,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傅斯年等著名学者都曾在此留下学术足迹。近百年来,中文系名师辈出,薪火相传,精诚团结,守正创新,铸就了具有一流水准、中大品格的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

▲中山大学中文堂落成于2006年,整座大楼高9层。古朴典雅又不失现代气息,红砖绿瓦的建筑风格与康乐园历史建筑融为一体

一、以笔为剑,投笔从戎,济苍生而著文章

在红色年代,中文系先辈以文化传承和民族进步为己任,为国家独立与民族福祉奔走呼号。他们或以笔为剑,横眉冷对千夫所指;或投笔从戎,为革命理想挥洒青春和热血。

01

 鲁迅:读书不忘革命,革命不忘读书

1927年1月,鲁迅到了被称作“革命大后方”的广州,并应邀担任校教务主任兼文学系主任。

图片

▲左:1926年11月15日《广州民国日报》刊登的《中大聘鲁迅担任教授》;

右:1927年2月8日《广州民国日报》刊登的《中山大学新聘定之各科系主任》

鲁迅是青年的偶像,报名选修他讲授的《中国文学史》《文艺论》等课程的人数多达200人,其中包括许多前来旁听、爱好文学的社会青年。任教期间,鲁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他以笔为剑,把启蒙与革命的精神传递给学生和民众。在广州期间,鲁迅还写作了《可恶罪》《略谈香港》等43篇杂文,180封书信,10篇译文,整理旧作《野草》与《朝花夕拾》,完成《唐宋传奇集》的校录工作。

图片

▲1927年,鲁迅任教期间开设课程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4月15日中午,鲁迅冒雨赶回学校,以教务主任身份召开紧急会议,要求以学校名义保释被捕师生——“这么多学生被抓去,这是一件大事,学校应该负责,我们也应该对学生负责。”

图片

▲中山大学会议室(复原)

▲中文堂东侧系友捐赠汉白玉鲁迅雕像

02

郭沫若:从先锋诗人到戎马书生

1926年,郭沫若来到广东大学任教,任文科学长。任职期间,郭沫若以革命的精神改革教务,提倡自由选课,为学生创造优良的成长环境。

图片

▲郭沫若在中山大学的演讲公告

1927年7月21日,在我校任教近四个月的郭沫若在革命的召唤下离校参加北伐,用实践诠释了自己积极投身革命的主张和追求。

图片

▲1926年,“创造社”部分成员在广州合影(左起:王独清、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

03

投笔从戎,中大学子献身革命

浓厚的革命氛围,孕育了一批批热血青年。

陈铁军,原名陈燮君,1924年秋考入国立广东大学文学院预科,192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陈铁军受党的派遣,装扮成中共广东省委候补委员周文雍的妻子,参与准备广州起义。1928年春节前夕,二人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年仅24岁的陈铁军与未满23岁的周文雍坚贞不屈,高唱着《国际歌》从容就义,在刑场上完成了这场盛大而壮烈的血色婚礼。陈铁军的妹妹陈铁儿,在陈铁军的影响下也就读于国立广东大学,并参加了革命,于1932年牺牲。

图片

▲陈铁军(右)和周文雍(左)

1935级的张世聪是最早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的中文学子之一,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抗日革命活动,曾任南路人民解放军第三支队队长兼政委,1945年5月6日在与敌作战中壮烈牺牲。

图片

▲烈士张世聪

二、群星璀璨,开宗立派,赓续岭南学脉

百年来,无数学人在中文系孜孜矻矻、潜心治学,或成为新学科的伟大开创者,或赓续岭南学脉之正统。一代代中文人薪火相传,一个个专业蓬勃发展,奠定了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南天一柱”的牢固基石。

中文系早期知名学者(以齿为序):

陈洵(1871—1942):广东江门人,著有《海绡词》。词坛泰斗朱祖谋盛赞其才,并推荐至中文系教授词学。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曾任校教务主任兼文学系主任。

陈钟凡(1888—1981):江苏建湖人,曾任校文科学长,所撰《中国文学批评史》是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创建的标志之一。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剧作家、革命家,1926年任校文科学长。

容庚(1894—1983):广东东莞人,著名古文字学家,代表作《金文编》《商周彝器通考》等。

方孝岳(1897—1973):安徽桐城人,著名音韵学家,曾两度任教于中文系,前后达30余年。

王力(1900—1986):广西博白县人。中国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诗人,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在我校创立了全国第一个语言学系。

詹安泰(1902—1967):广东饶平人,中国古典诗词研究家、文学史家和书法艺术家,精于诗词创作和研究,有“南詹北夏,一代词宗”、“岭南一大家”之美誉。

商承祚(1902—1991):广东番禺人,著名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殷虚文字类编》《石刻篆文编》等。

王起(王季思)(1906—1996):浙江温州人,著名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1948年任教于中山大学,著有《西厢五剧注》《玉轮轩曲论》《全元戏曲》《元明清散曲选》等。

董每戡(1907—1980):浙江温州人,著名戏剧家兼戏剧理论家,代表作《中国戏剧简史》《西洋戏剧简史》《说剧》《五大名剧论》等,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初心不改,继往开来,承古韵铸新篇

01

聚力传承发展,建设一流学科

近年来,中文系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将传承百年文脉、促进学科交叉与服务当代文化相结合,构建了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中国戏曲、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古文字与汉语方言研究,百年中国文学与批评研究,中西美学与文化理论研究等具有突出优势的五大学科群。

人才培养方面,中文系拥有完整的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布局和本硕博连续教育层次,着力培养基本功底扎实全面,具备国际化理论视野,以中国语言文学为核心的中华优秀文化的研究者、传承者和弘扬者。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与“汉语言”均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专业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汉语言文学”专业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中国语言文学系将自主培育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现有专任教师65位,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35人,特别是以11位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为领军方阵,国家级人才覆盖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辖所有学科方向,建设了一支国内一流、传承有序的学科队伍,气象正大,格局日新。

02

潜心学术探索,勇于理论创新

中文系各学科团队继承优良传统,深耕学术研究领域,聚焦建构中国自主的语言文学知识体系,理论创新成果斐然,其中《王季思学术论著自选集》(王季思)、《全元戏曲》(王季思)、《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吴承学)、《王国维词学与学缘研究》(彭玉平)、《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黄修己)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黄文杰)、《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吴承学)、《楚系简帛中字形与音义关系研究》(陈斯鹏)、《王国维词学与学缘研究》(彭玉平)、《况周颐与晚清民国词学》(彭玉平)等5种著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获奖著作书影

图片

▲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著作书影

03

教学相长并进,科研育人同行

以吴承学教授、彭玉平教授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学学术团队,潜心探索中国古代文体研究的新路径,近三十年来,在文体形态、文体理论、俗文学文献与岭南文献整理及研究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王国维词学与学缘研究》《况周颐与晚清民国词学》3部著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中国古代文体学在整合大量基础文献的基础上,从文体角度切入文学、文学理论研究,不仅深具方法论意义,并且极富实践性价值。这一学理路径,既契合传统文学实际,发现了中国文学自身的理论与历史,调整并丰富了古代文学的研究格局,还致力于建设有现代意义的中国文体学,形成了新的学科生长点,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概念、新范畴,创新性地推动了研究的新路径,成为国内高校古代文体学研究的重镇、当代中文领域的重要学派。

图片

▲第六届中国文体学研讨会

以陈伟武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古文字学学科肇端于“罗王学派”,发轫于容庚、商承祚二老,薪火相传,严谨守正,是中国古文字教学和研究重要力量。《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楚系简帛中字形与音义关系研究》两部著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近年来,团队出版国内首部战国文字研究大型集释类工具书《出土战国文献字词集释》(18册),荣获第三届“宋云彬古籍整理奖”,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022年入选首批“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

图片

▲纪念中山大学古文字学研究室成立60周年学术研讨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孕育于中国古代戏曲、民俗与社会学等传统优势学科,创办了国内最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开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研究生专业,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高级人才。“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中山大学科技创新平台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该中心坚持推进我国非遗理论、实践和传播研究,通过学术研究为国家和地方的文化建设提供服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申报、保护、立法等方面成绩显著,在“非遗”保护与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23年,该中心入选“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2023—2025年)”。

图片

▲“非遗保护与国家战略”学术研讨会合影留念

此外,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方向的师生也都潜心学术,深耕不辍,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诸多高水平成果。

世纪中大,山高水长;百年中文,薪火相传。中山大学中文人将始终秉承“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人文信念和学术理想,为学科建设、学术传承、文化进步和民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附:百年中文大事记

1924年9月

国立广东大学中国文学系正式开办,陈钟凡受聘为国立广东大学文科学长兼中国文学系教授,吴康受聘为中国文学系首任系主任

1926年8月

中华民国政府改国立广东大学为国立中山大学

1927年1月

鲁迅南下广州,任国立中山大学教务主任兼文学系主任

1927年2月

陈钟凡所著《中国文学批评史》出版,标志着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正式诞生

1927年8月

商承祚受聘为文学系教授,与随后到来的容庚共同奠定了中文系古文字研究之基

1928年1月

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成立,下设考古、语言、历史、民俗四学会,后于10月迁入东山柏园,成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28年4月

民俗学会举办我国第一个民俗学传习班

1929年7月

经著名词学家朱祖谋推荐,词学大家陈洵出任中山大学教授,开启中文系词学研究之先河

1935年6月

国立中山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成立,吴康任文科研究所主任

1946年10月

王力、岑麒祥于中山大学创办全国第一个语言学系

1948年8月

王起(王季思)任教于中文系,奠定中文系全国古代戏曲研究重镇之基

1952年2月

全国院系调整,中山大学与岭南大学合并,迁入康乐园,设中文系、语言学系与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

1953年7月

中文系设立现代文学教研组、古典文学教研组、中国新文学史教学小组、写作教学小组

1955年2月

中文系党支部成立,李以庄为首任党支部书记

1955年8月

中文系党总支成立,肖学鹏为首任党总支书记

1965年春

国家高教部批准成立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室

1981年2月

设立汉语培训中心

1981年11月

获批新中国成立后首批中国语言文学博士点

1983年

成立中国古文献研究所

1988年8月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入选首批国家重点学科

1992年1月

汉语培训中心调入外国语学院

1995年1月

获批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2000年12月

获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2年3月

获评优秀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2003年12月

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入选第七轮广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

2004年6月

汉语言文学专业获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

2004年11月

“中山大学中国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5年3月更名为“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2007年8月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获评国家级重点学科

2007年12月

汉语言文学专业获评首批全国高校特色专业

2008年10月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获评国家级教学团队

2009年5月

国家汉办批准成立中山大学国际汉语教材研发与培训基地

2015年10月

中文系党委成立,范元办为首任党委书记

2018年7月

国际汉语中心(原汉语培训中心)回归中文系

2019年12月

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言专业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名单

2020年5月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专业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

2021年2月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入选教育部2020年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2023年5月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入选文旅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

 


来 源:中大人文社科公众号

责任编辑/刘秀


SCHOLAT.com 学者网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用户反馈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