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专业做‘刀’的,我们实验室的工作就是‘设计好刀、做好刀、用好刀’。”在高性能工具全国重点实验室内,提及刀具,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郑李娟清澈的眼中满是笑意,嘴角微微扬起,一切都满是对这一领域的热爱。
▲郑李娟入选2024“强国青年科学家”引领计划
机缘巧合,开创人生新赛道
“小的时候,我一写作文就头疼。”在成长学习的路上,对于郑李娟来说,理科是她的强项,而在高考结束后,她最终还是选择了理工科相关的专业。“我本科是在中南大学念的交通设备信息工程专业,但选择这个专业也是机缘巧合的。”谈及与广东工业大学的缘分,郑李娟笑着回忆道,“而到后面考取研究生的时候,又是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了广东工业大学。”
本科专业的选择,研究生院校的选择,两次选择对于郑李娟来说都是机缘巧合。但也正是这两次巧合,也让她开辟了人生新赛道,浇灌出耀眼的成功之花。
“我的责任感特别强。所以当一件事完成得没那么好时,我便会比较自责,答应了的事情,我一定会全力以赴。”研究生刚入学,郑李娟便接到了一个重任,承担了第七届亚太地区材料加工国际会议(APCMP2008)的会务秘书处的工作。但也正因为她那强烈的责任心,以至于在工作中表现得没那么完美时,流下了自责的眼泪。“后来被取了个‘天下第一哭’的外号,因为来参会的都是国际知名的专家学者,后来总是被开玩笑,说我的哭是世界出名的。”与记者交谈之间,郑李娟谈起了以往的趣事。
“但我其实是个慢性子,王老师总是调侃我,在团队里吃饭总是第一个开始,最后一个结束的。”郑李娟是个慢性子,但她身上似乎有种魔力,让人面对困难也不会惧怕并且感到安心的魔力。研究生时期的郑李娟,师从王成勇教授,“他是一位让我非常尊敬的老师,而他的言行也一直影响着我。”在科研上,郑李娟在王成勇教授的带领下一直前进着。她总是不紧不慢的,讲究一步一个脚印,急躁、急于求成等情绪鲜少出现在她的身上。而这一性格,也让她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稳步前进。
▲郑李娟在分享高端印制电路板微孔加工研究
一股“韧劲”,勇攀“钻孔”高峰
如果从外形看,郑李娟身材不算高,有着大且明亮的眼睛,嘴角时刻保持着笑容,说话是温柔的、音量也恰到好处。实际上,她是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有“韧劲”、不完成目标不罢休的人。“我可能有点追求完美,这有时候觉得好,有时候也不好。”采访中,郑李娟笑着聊起自己的性格。面对未知的事物,即使没有经验,她也愿意挑战,并且完成得很好。她有着比身体宽阔很多倍的执行力,有着令人艳羡的“韧劲”。
这种特质,在郑李娟的工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2007年,郑李娟选择研究方向时,导师王成勇建议,要关注电路板产业的前沿科技和实际应用。而电路板是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关键元器件,而微孔是板上最为关键的结构之一。但如何钻出更微细且高可靠性的微孔群,在当时还是一个技术难题。
面对难题,郑李娟并不畏难,而是勇于创新,坚持攀登“钻孔”高峰,带领团队从事难加工电子复合材料微细加工基础研究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研究,解决行业领域中一个又一个“卡脖子”的难题。
“我给自己的定位是专业钻孔的。”郑李娟开展高端印制电路板高效高可靠性微细加工系统研究,“行业中之前是没有人很系统地去研究电路板刀具的材料和结构应该是怎么样的、电路板刀具是怎么工作的、怎么把刀具用好、把孔钻好等问题。”在导师王成勇的指导下,郑李娟和团队针对高端印制电路板加工过程高自动化程度、高精密性和可靠性的需求和难点,经过十多年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完成科研成果——高端印制电路板高效高可靠性微细加工技术与应用,突破了高端印制电路板微细刀具材料、刀具设计与制造以及微孔群加工质量保障技术等关键技术,实现满足了5类高端电路板的7个系列高精度低损伤微刀具的规模化生产,打破了高端印制电路板受制于发达国家的被动局面。
“研究的过程是漫长而又艰巨的,困难也会不断出现,但我坚持下来了。”从2007年到2018年,郑李娟的“韧劲”让她在高端印制电路板高效高可靠性微细加工的系统研究中勠力深耕,永不言弃。辛勤的汗水总会浇灌出成功之花,高端印制电路板高效高可靠性微细加工系统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真的非常开心,能够帮助到行业内更多的企业,同时也激励了自己在这一道路上一直走下去。”郑李娟在采访中坦言。
接轨实际,培养“现代工匠”
“不要偷懒,不要躺平,我一直都和学生们说要在做中学、学中做,知行合一。做更多的事才能学到更多。”郑李娟总是鼓励学生为自己的创新想法付诸行动,“我们团队鼓励学生有逻辑地胡思乱想,支持他们去尝试去探索。”
▲郑李娟与学生合影
作为一名教师,郑李娟意识到,不能仅仅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动手能力,还要重视学生的创新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团队不断“出新”,进行校企联合,培养“现代工匠”。通过与企业合作,根据行业的最新动态和技术需求更新课程,教学更贴合生产实际。“我们会把产学研合作的成果融入课堂中进行教学,并且邀请企业专家走进课堂,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让学生们更了解行业的现状。”谈及学生的培养,郑李娟介绍着。
2016年,在郑李娟所在团队的推动下,广工印制电子电路联合学院(省级产业示范学院)正式设立,学校与企业联合育人,目前已为行业培养了近400名复合创新型人才。除此之外,自2020年开始,郑李娟团队的研究生入校前都会选择先到企业实习一个半月,在行业中寻找选题和研究方向;再通过科研项目、社会实践等方式,在真实环境中应用所学,激发创新思维。
人物简介
郑李娟,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国家科技进步奖、广东五四青年奖章个人获得者,入选2024“强国青年科学家”引领计划。兼任中国科协十届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粤港澳青年会员工作站站长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面上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等项目近20项。在机械工程TOP期刊《机械工程学报》、INT J MACH TOOL MANU、J MATER PROCESS TECH.等发表高水平论文6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63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1项,团体标准1项,企业标准5项;通过科技成果鉴定3项和新产品鉴定1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等社会力量奖8项。
来源:广东科技报
作者/陀艳
责任编辑/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