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 YOCSEF首次亮相国家网络安全周
87
2024-09-14 18:39:22
   收录于合集: # 湾区时讯
1
0
0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CCF YOCSEF广州举办“数据要素×湾区:如何“乘”风破浪?”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

数据要素×湾区:如何“乘”风破浪?

——CCF YOCSEF首次亮相国家网络安全周

湾区时讯 我国正在经历第二次经济转型,产能输出将成为未来的国家政策的主旋律,而数据的高质量流通则是我国当下最重要的国家战略,也是成为我国产能输出的重要推手。谁能抓住数据跨境这个高价值风口,谁就可能主导我国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国家经济走向。大湾区是我国进出口的前沿阵地,信息化发展基础良好,同时接轨香港、澳门国际窗口,具备发展数据跨境的天然优势。然而,大湾区发展数据跨境也需要解决相应的政策、技术问题,比如:如何磨合不同国家的数据流通政策要求;如何解决数据流通监管技术挑战;大湾区是否完备了发展数据跨境的基础条件;为了弥合差距,大湾区在全面数据跨境一盘棋下应该如何定位。对此,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YOCSEF)广州于2024年9月11日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会场举办了“数据要素×湾区:如何“乘”风破浪?”特别观点论坛,以数据跨境这一基本命题,从技术、产业和政策的角度思辨大湾区如何利用核心优势,平衡政策和技术对数据跨境的发展和影响,以期为大湾区数据跨境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启发与思路。这是中国计算机学会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发声,也是一次探索和尝试。

作为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周十大分论坛之一,此次论坛由YOCSEF广州承办,YOCSEF广州现任副主席苏申(广州大学)和YOCSEF广州17-18主席黄书强(暨南大学)共同担任执行主席,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此次论坛提供赞助支持。论坛邀请了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王伟,暨南大学教授李明,广电运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总院院长田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皖秀博士担任引导嘉宾;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王常吉,南方科技大学研究员张锋巍,广州大学教授许嘉,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高级合伙人闪涛担任思辨嘉宾。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马晓镌处长、YOCSEF广州往届主席黄栋(华南农业大学),优秀AC刘雷(广东科技报),现任主席李冠彬(中山大学),现任学术秘书姜思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陈俊颖(华南理工大学),现任AC委员刘琼(广东朝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张天豫(京海盛大)、刘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朱磊(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李春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张帆(云米)、王甜甜(广东朝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林绵锋(广东图灵智新技术有限公司)、王宁(广州大学)、王子佳(广州大学)孙浩楠(暨南大学)以及来自大湾区多所高校及企事业单位共60多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在论坛开幕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对本次论坛进行了视频致辞,方院士首先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YOCSEF广州作为计算机科学青年精英交流平台,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此次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举办论坛来探讨和研究数据跨境这一热点和难点问题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和探索价值,并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能够畅所欲言,充分交流,为国家数据跨境出谋划策。

图1 方滨兴院士视频致辞

photoplus

图2 YOCSEF广州17-18主席黄书强教授(暨南大学)文化介绍

随后,YOCSEF广州17-18主席黄书强教授介绍了YOCSEF文化,黄教授指出YOCSEF是专门针对青年计算机科学成立的一个论坛,不仅仅关注学术的发展,更关注社会的发展,这也是YOCSEF社会责任的体现。

在引导发言环节,中国计算机协会区块链副主任、ACM SIGSAC中国区副主席、西安交通大学王伟教授以“数据要素安全高效流通:关键技术与未来趋势”为题,深入探讨了数据要素作为第五大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他指出两会将数据要素作为第五大生产要素是我国重大的理论创新,数据要素如何高效和安全的流通是很重要的问题。王伟教授强调数据要素的两个主要问题包括确权和流通。要实现数据的资本化,必须先进行确权,定价,流通。王伟教授指出确权与流通技术的应用面对着数据生产过程中的可靠产权转化理论和数据价值形成的内在机理两大挑战和目标,并以web3.0为例,介绍了去中心化应用生态中的确权、流通交易、安全治理闭环。

photoplus

图3 西安交通大学王伟教授引导发言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芳禾技术首席技术官、暨南大学李明博导以“隐私计算与区块链技术赋能数据跨境安全流通”为题,介绍了隐私计算在数据要素行业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李明指出,数据能够作为第五大生产要素,是因为目前工业资产形式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数字经济的演化,数据的重要性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认知。李明通过举例强调各国对于数据本地化和保护的趋势,数据本地化与数据跨境流动的需求产生了矛盾,从而导致了数据匮乏、没有高质量数据可用的问题。其次,李明指出数据跨境的有关问题,例如境内和境外数据的争论性,信息披露不足和信息披露的伪造性。最后,李明强调区块链与隐私计算推动跨境数据安全流通的应用前景,通过技术性的手段可以赋能数据跨境的安全流通。同时要明确在性能、效率、计算代价等方面的技术性挑战以及技术在境内境外规则不一致的问题。

photoplus

图4 暨南大学李明博导引导发言

广电运通集团研究总院田丰院长作了主题为“数智引擎,释放数据要素新动能”的报告。田丰院长回顾了我国数据要素化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介绍了国家在推动数据要素化方面的政策与举措,他指出数据交易正进入2.0时代,未来可能向证券交易模式演进。同时田院长强调,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将为经济提供新动能,尤其是在当前形势下,数据经济被寄予厚望。接着,田丰院长深入剖析了数据要素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数据流通,数据安全,数据增值等挑战,并分享了广电运通在这一领域的探索,通过详细介绍广电运通的“四云两中心”战略以及城市级算力调度平台的建设情况,展示了广电运通在推动城市数据要素化方面的领先优势。在总结中,田丰院长表示,随着国家进一步推进数据要素确权登记等政策的出台,数据要素化将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许皖秀博士给大家分享了题为“关于数据跨境流动国际合作背景下,大湾区的定位与建设方向”的报告。她从政策角度详细阐述了数据跨境流动的国际合作现状,数据跨境流动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影响以及大湾区未来需要注重的方向。许博士指出,数据跨境流动涉及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已有超过60个国家实施了限制性政策。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欧盟和美国的监管模式,欧盟在数据流通监管方面具有首创性,美国在数据保护方面采取了较为宽松的限制机制。在国内层面,许博士介绍了中国在数据跨境流动国际合作方面的进展,特别是与香港、德国和欧盟的合作情况。在大湾区建设方面,她认为应该密切关注数据安全与发展的政策导向,推动自贸区开放,并申请加入国际合作协议,以促进数据流动。

IMG_256

图5 广电运通集团研究总院田丰院长引导发言

IMG_256

图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皖秀博士引导发言

IMG_256EW6R3953

图7 引导嘉宾合影

议题1:数据跨境之于湾区发展是否当下的迫切需求?

在“数据跨境之于湾区发展是否当下的迫切需求”的议题讨论中,与会专家围绕大湾区的数据跨境流通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涉及技术、法律及实际案例,提出了多项建设性的观点。

首先,数据跨境流通的必要性毋庸置疑。但在推进数据跨境流通时,如何平衡效率与安全、创新与隐私保护成为了一个关键挑战。数据安全是当前企业和公众高度关注的议题,数据泄漏事件频发,要求企业从技术实践到法律合规层面采取更加严密的措施。有专家建议大湾区可以借鉴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的相关经验,结合我国的《数据安全法》,为跨境数据流通提供法律框架保障。

接着,专家们分享了多个跨境数据合规的实际案例。明确部分大湾区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已经对数据跨境的合规性提出了需求,例如如何满足欧盟GDPR的要求并确保数据合规流动。通过具体企业案例,专家们展示了企业如何在数据合规问题上主动寻求法律和技术支持,从而推动数据跨境的实际需求。

从技术角度,专家们探讨了自动驾驶系统中对跨境数据流动的需求,尤其是在隐私数据的本地化处理和跨境调度算法方面。有专家指出,技术层面的挑战虽然可以克服,但在法律框架下跨境数据的流动仍然受到诸多限制,这需要一个合理的政策支撑体系来保障技术的充分发挥。

最后,专家们总结了跨境数据流通的行业需求,特别是金融、贸易等领域的数据流通案例。专家指出,数据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流动、跨境采购数据服务以及企业对数据合规的需求,都显示出数据流通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虽然数据流通的需求旺盛,但实际操作中仍面临大量法律和管理的挑战,特别是数据的权属清晰和合法合规是数据流通的关键前提。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数据跨境流通对于大湾区的产业发展至关重要,但要确保其在合法合规和安全的框架下进行。这不仅需要技术创新,也需要国际合作和政策支持,为大湾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WPS拼图0WPS拼图2WPS拼图1

图8 现场嘉宾参与思辨

议题2:现有政策制定与技术发展是否跟得上发展的需求?

在“现有政策制定与技术发展能否跟上发展的需求”这一议题的讨论中,众多专家对当前政策与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展开了深刻探讨,提出了对现行政策滞后性及技术发展的不同见解。

首先,有专家指出,政策和法律天然存在滞后性。法律的出台往往需要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来推动,《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这类法律的出台正是对当前形势的反馈。然而,随着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和数据要素的迅速发展,政策往往很难即时跟上。在他看来,技术发展极为迅速,政策制定存在滞后性,这是正常的反馈机制。

现场也存在不同观点,有专家认为现有政策在某些方面是领先于技术发展的。以数据要素为例,政策制定者往往先行画定框架,而技术则处于追赶的状态。当前的技术仍未完全解决诸如数据确权和隐私计算等问题,特别是在数据隐私保护和跨境数据流通方面,技术的成熟度尚不足以支撑政策的全面落实。

在此基础上,其他专家进一步强调了政策与技术的相互作用。专家们认为,政策和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很难明确哪个先行。在隐私计算平台建设等问题上,国家尚未完全明确技术路线,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协调亟待加强。此外,专家们提到数据跨境、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尽管政策已经出台,但技术落地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与会专家也从实践角度强调了理论和技术方案的创新不足,尤其是在数据确权和定价等领域。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度量尚未明确,这严重影响了数据流通和交易的发展。国企在这一未知领域的技术可行性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中小企业在技术突破和政策明确之前,往往只能选择观望,以减少成本投入。

专家们在讨论的最后提出了对未来政策制定模式的深刻思考。传统方式在数据确权上的适用性存疑,未来的数据确权可能不再依赖中心化的确认机制,而是通过技术手段,如区块链的分布式理念,来实现确权。这种新的思维方式有望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数据要素的流通。最后,专家们一致认为,当前政策与技术的发展存在一定脱节,但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以及产学研合作,未来有望实现更高效的衔接与落地。

议题3:粤港澳大湾区先行先试的机遇挑战在哪里?

在思辩论坛的第三个议题“粤港澳大湾区先行先试的机遇挑战在哪里?”议题讨论中,与会专家们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先行先试在技术、政策、产业等方面的机遇挑战展开了深入讨论,并提出了多项具有建设性的观点。

首先,有专家指出,粤港澳在涉及隐私计算方面有相关方面的机遇,有三种较好的方法:多方安全计算、可信执行环境TEE和联邦学习,在应用和性能方面TEE相对最好。但是随之而来的挑战是TEE本身也有一些安全问题以及涉及到自主可控、可信等挑战,并且这并不是一蹴而就能解决的安全问题。

其次,专家们特别关注了大湾区涉及数据相关产业的发展,认为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并且它具有连接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优势,还有跨法律的优势。目前大湾区已经在跟香港、澳门达成了一些标准条款的合作,并且专家们表达了大湾区能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基础上拓展和落实相关合作的愿景。也有专家认为大湾区最大的优势在于广东省的经济优势以及需要数据跨境的发展动机。

最后,有专家表达了对与会其他专家和学者回答的认可,并且指出在省政府粤府202390号文件里面已经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数据特区”的重要定位,并向相关专家学者以及公司发出一起参与到数据特区的探索和建设的邀请。期间有学者专家提出,粤港澳大湾区间的数据跨境探索有着相比不同国家间数据跨境更高信任程度的优势,并且是对法律跨境的一次很好的探索,但是TEE的落地和以大湾区为跳板的数据跨境还将带来监管等方面挑战。

议题4:大湾区跨境数据流动如何平衡发展与安全?

在思辩论坛的第四个议题“大湾区跨境数据流动如何平衡发展与安全?”中,与会专家提出数据跨境流动所带来的收益以及大湾区作为中国的重要引擎,在数据跨境方面的重要地位,涉及到这些方面的见解。

首先,专家指出了数据跨境流动的重要性和大湾区的地位,并提出了数据跨境方面度的把握。有专家指出:清晰度,即要明确什么是重要的数据以及如何界定数据的重要性;可用度,即通过隐私计算用来权衡发布的加密数据的可用性和隐私保护成分的标准,是可用来权衡和发展的着力点。该专家还指出要保持安全和发展的平衡需要政府积极提供善后度、保险和响应度,来为大湾区数据跨境提供更好的发展保障。

接着,有专家对上述提出的政府在保障方面应该发挥积极作用表示认可,并提出促进和规范并重,不能因为安全问题导致整个产业发展受限,并指出公共数据、社会数据、行业数据可以碰撞出进步的火花。同时详细介绍了数据应该在强监管,强技术保障的安全域内加工应用,最后要有安全的审核才能出镜。此外有专家表示安全是一个伴生技术,其发展是一个迭代过程。具体落实可以先依托非重要数据跨境走通技术路线。

最后,专家们一致肯定了安全在数据跨境方面的重要性,并且认为安全一定是在新型国家安全观的理念里面去看待的,既不能不顾安全也不能放弃发展,只有兼顾二者并循序渐进才能让大湾区在这数据跨境上“乘”风破浪。

IMG_256

图9 思辨嘉宾合影

此次论坛历经四小时思维碰撞交锋,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圆满结束。在国家网络安全周这个重要时刻,此次论坛成功地探讨了大湾区数据跨境流动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推动数据跨境发展的同时,必须平衡安全与发展,并强调了政策、技术、产业等多方面的协同作用。

图10 论坛嘉宾合影

通讯员/姜思羽 王甜甜 苏申 黄书强

责任编辑/刘秀


SCHOLAT.com 学者网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用户反馈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