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打造大湾区国际商协会集聚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495
2024-08-13 11:18:47(已编辑)
   收录于合集: # 科研成果
1
0
0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摘 要: 国际商会 、行业协会是链接企业 、资本 、信息 、人才等优质资源 的关键枢纽 ,规划建设大湾区国际商协会集聚区 , 构建贸易投资 “ 双向 ” 开放促进服务新平台 ,对南沙、广州和大湾区发展都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广 州南沙打造大湾区国际商协会集聚区有显著战略与地缘优势 ,又正处于 《 广 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 以下简称《 南沙方案》 )落地实施的窗口期 ,具有高度可行性。建议南沙坚持引进与培育并重发展策 略 ,辅以强有力的专项政策支持 ,加速集聚优质商协会资源 ;合理用好 《 南 沙方案》 赋予的先行先试政策创新优势 , 争取上级改革试点授权 ,尽快突破 国际商协会组织前期注册落户和后期业务开展上存在的制度性障碍。

本文是广州市新型智库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 、广东省决策咨询基地广州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创新研究院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 南沙)改革创新研究院课题组的研究成果。

课题组成员 :涂成林 ,博士 ,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智库负责人兼首席专家 ,二级教授、博 士研究生导师 ,广东省区域发展蓝皮书研究会会长 ,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 南沙) 改革创新研 究院执行院长 ;谭苑芳 ,博士 ,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院长 ,教授 ,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 (南沙) 改革创新研究院理事长 ;曾恒皋 ,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 南沙) 改革创新研究院研究 总监 ,研究员 ;周雨 ,博士 ,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 南沙) 改革创新研究院副院长 ,讲师 ;于晨阳 ,博士 ,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特聘副教授 ,广州市 粤港澳大湾区(南沙) 改革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臧传香 ,博士 ,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 南沙) 改革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杨丽红 ,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执笔人 :涂成林。

关键词: 国际商协会 粤港澳大湾区 新平台 广州南沙

一 项目建设意义

(一)打造高质量“引进来”国际平台的需要

国际商会 、行业协会是链接企业 、资本 、信息 、人才等优质资源的关键 枢纽 。广州南沙建设大湾区国际商协会集聚区 ,可以充分发挥各行业各领域 商协会在引资引技引智中的独特作用 ,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区域打造形成高 质量“ 引进来 ” 国际平台 ,有助于有效引进外资和国际知名企业 , 吸引更 多具有国际视野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来南沙 、广州和大湾区发展。

(二)建设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的需要

大力推动中国企业“ 走出去 ” 综合服务基地建设 ,是 《 广州南沙深化 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 赋予广州南沙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 中国企业“ 走出去 ”综合服务基地的建设对于提升中国大国地位 、巩固民 间外交 、参与国际秩序治理 、整合全球优质资源与推动商业项目合作具有重 要作用 ,也为中国企业“ 走出去 ” 提供了更可靠的平台 ,能更有效地扩大 企业市场份额 ,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而在广 州南沙建设大湾区国际商协会集聚区 ,可以更加便利地促进国内与国际各类 商协会组织产业资源对接 ,更精准高效地促成项目合作 ,从而可以更好地推 动中国企业“ 走出去”。

(三)构建国际交往新平台的需要

构筑粤港澳大湾区对接“ 一带一路 ” 建设的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 ,也 是《 南沙方案》 赋予广州南沙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而北京 、上海 、深圳 等先进地区的经验表明 , 国内外知名商协会在搭建高水平国际经贸科技合作 交流平台 、展会 ,推动地方承办主场外交活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广 州南沙建设大湾区国际商协会集聚区 ,粤港澳大湾区甚至整个中国与国际、 “ 一带一路 ”沿线开展经济 、信息 、技术 、人才等合作交流就有了一个高效 的新渠道 、新平台。

(四)营造大湾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需要

商协会作为政府联系企业及社会各界的桥梁和纽带 ,不仅是对接 、整合 和配置产业资源的枢纽型社会组织 ,也是规则 、规制 、管理 、标准等制度型 开放融合的重要参与者 。商协会尤其是国际知名商协会在广州南沙集聚发 展 ,在对标衔接 RCEP、 CPTPP、 DEPA 等高标准经贸规则和国际营商惯例, 推动自贸试验区加大开放压力测试 ,率先构建开放型制度体系等方面 ,将发 挥积极促进作用 ,有助于粤港澳大湾区加快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二 项目可行性分析

(一)优势

1. 大湾区战略与地缘优势突出

广州南沙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 ,在地缘上是集聚粤港澳三地 高端资源 、发挥商协会辐射效应的理想之地 。近年来 ,南沙重点围绕打造粤 港澳大湾区“ 半小时交通圈”,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 ,推动南沙大 桥 、国际邮轮母港等投入使用 ,南沙港区四期基本建成 ,综合立体交通 “ 四梁八柱 ”初步构建 。规划了狮子洋通道 、南中高速( 含万顷沙支线) 等

高快速路 ,实现南沙道路出行 30 分钟直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启动南沙与 香港 、澳门以及广佛肇 、深莞惠 、珠中江等大湾区城市群之间的直连轨道走 廊项目 ,实现南沙 30 分钟直达深圳及周边其他城市中心 ,与粤港澳大湾区 主要临近城市 60 分钟互达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 ,南沙进一步 从地理几何中心迈向交通枢纽中心和经济合作枢纽中心 ,成为大湾区开展政 治 、经济 、文化和社会合作的重要依托地 ,将进一步加速集聚大湾区各行业 人才 、技术 、资本 、数据等高端生产要素 ,南沙连通粤港澳战略性新兴产业 资源 、快速辐射整个大湾区的战略与地缘优势将更加突出。

2. 日趋雄厚的产业与市场基础

广州南沙经济规模持续上台阶 ,新兴产业加速集聚 ,为大湾区国际商协 会集聚区建设提供坚实的产业与市场支撑。 2023 年 , 南 沙 区 GDP 达 到 2323. 54 亿元 ,规上工业产值为 3862. 52 亿元 ,是继黄埔之后广州的第二大 工业强区 。市场主体总量已超 27 万家 , 累计落户世界 500 强企业投资项目 已超 260 个 ,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 、人工智能 、新一代信息技术 、生物医 药等新兴领域蓬勃发展 ,越来越多的央企和民企在南沙部署建设企业“ 走 出去 ” 总部基地 ,重点项目加速集聚 ,产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3. 《南沙方案》赋予的先行先试政策创新优势

打造国际商协会集聚区 ,需要在注册落户 、人才引进居留 、跨境金融便 利化等方面进行大胆的制度开放创新 ,否则集聚就无从谈起 。而 《 南沙方 案》 在政策方面赋予了广州南沙先行先试的改革权限 ,并明确支持港澳商 会协会在南沙设立代表处 ,要求促进南沙与“ 一带一路 ” 沿线国家和地区 以及全球主要自贸区 、 自贸港区 、商会协会建立务实交流合作 。这就为南沙 争取在商协会注册登记与人才引进等方面率先进行政策突破提供了更大可 能 ,这是其他城市和区域所不具备的巨大优势。

4. 显著的税收优惠政策优势

《 南沙方案》 出台后 ,广州南沙同样拥有国内其他城市和区域不具备的 独特税收优惠政策优势 。国际商协会在南沙开展咨询服务 、知识产权交易、 会展等活动已明确纳入 《 广州南沙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 2022 版) 》。这对于国际商协会非常重要 ,一方面商协会可以降低自身开展业务的税负 ,另 一方面还能通过税收优惠吸引更多会员企业入驻南沙 ,为会员企业提供更优 质的项目拓展机会。

5. 出入国(境)与外交事务便利

国际商协会对入驻城市的出入国( 境) 与外交事务办理便利性有较高 要求 。而广州是大湾区的政治文化中心 ,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都在广州设立 了领事馆 , 目前广州拥有的外国领事馆已达到 66 个 ,仅次于上海 ,签证便 利性远优于内地其他城市 。这是南沙建设大湾区国际商协会集聚区的独特优 势 ,是深圳前海等省内其他区域所不具备的。

6. 已有较好的商协会集聚发展基础

当前 ,广州南沙的国际商协会集聚态势已初步呈现 。穗港澳商会协作中 心 2022 年 7 月成立以来 , 已有 15 家广州商会组织、6 家香港商会组织和 4 家澳门商会组织共 25 家成员单位 。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已集聚 45 个港澳商 协会组织 ,港澳商协会之家已集聚 30 家港澳及国际商协会 ,香港工联会、 澳门工联总会 、香港生物科技协会等机构已在南沙注册代表处或派员常驻办 公并开展实质性业务。

(二)劣势

1. 缺乏清晰明确的规划与政策指引

近年来 ,全国各大城市纷纷把吸引国际组织作为其完善对外交往功能、 集聚国际高端要素资源 、提升城市国际化能级的重要手段 。上海市在前滩高 标准规划国际经济组织集聚区 ;深圳市在前海围绕国际仲裁领域打造国际组 织集聚区 ;北京市在通州规划打造国际组织集聚区 。而广州和南沙至今没有 充分利用自身产业和政策的优势 ,主动吸引国际国内的高层次商协会来南沙 集聚发展 ,规模与能级亟待提升。

2. 广州非国际组织在华落地的首选城市

广州在我国华南地区虽然有外国领事馆 、商社集聚的优势 ,但广州不是 国际组织在华落地的首选城市 。与北京 、上海 、香港等城市相比 ,广州有天然劣势 ,不主动出击作为很难吸引真正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 。国际金融论坛 ( IFF) 永久会址设在中国广州 ,而总部秘书处却设在中国北京 ,这就是一 个很好例证。

3. 南沙的国际影响力和行业认可度不够

商协会是基于服务企业 、降低交易费用的需要而产生的 , 因此市场是商 协会生存资源获取的重要渠道 。一般来讲 ,地区商业繁荣并集聚了大批企 业 ,才会涌现一批为企业服务的商协会 。在市场机制下 , 国际化的商贸枢纽 城市或产业高度集聚地是国际商协会组织首选的落户地 。 比如, 2016 年, 继北京 、上海之后 , 中国第三个德国中心落户江苏太仓这个县级市 ,成为全 球唯一设立于非首都及所在国经济中心的德国中心 ,原因就是江苏太仓集聚 了 470 家德国企业 。南沙发展时间较短 ,基础相对薄弱 ,在产业和商业领域 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不足 , 国际商协会对南沙前景 、政策优势等也缺乏了 解 。如不主动作为 、超前谋划 ,优质国际商协会是很难来广州南沙自发集聚 发展的。

4. 前期注册落户和后期业务开展还存在较大的制度性障碍

从前期注册落户来看 ,商协会在中国被界定为社会组织 ,其注册由所在 地区民政部负责 ,而非工商局负责 ,这意味着不同地区社会组织在注册与管 理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如南沙区注册成立的商协会名称必须加入 “ 南沙 ” 二字 ,且不能包含高于南沙行政级别的名称 ,如“ 中国 ”“ 大湾区 ” 等 。从 后期业务开展来讲 ,无论是区域级 、国家级还是国际性的商协会 ,都要推动 资源的有效对接 。总体来看 , 已入驻的香港地区商协会机构与内地商协会机 构的对接机制还不够便捷高效 ,各方合作对接机制仍不够清晰 ,这也是广州 南沙打造大湾区国际商协会集聚区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机遇

1. 《南沙方案》实施的窗口期

《 南沙方案》 将广州南沙定位为立足湾区 、协同港澳 、面向世界的重大 战略性平台 , 明确将鼓励引导港澳商会协会在南沙设立代表处 ,促进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和地区以及全球主要自贸区 、 自贸港区 、商会协会建 立务实交流合作 ,构筑粤港澳大湾区对接“ 一带一路 ” 建设的国际经济合 作新平台列为重点建设任务 。 同时首次允许南沙对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 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这意味着广州南沙可以在企业税收与进出口贸易 方面与深圳前海和珠海横琴享受同等政策优惠 ,彻底补上了税收政策短板。 《 南沙方案》 落地落实 , 为南沙加强与港澳和其他国际性商协会的交流沟 通 ,吸引各类企业与商协会入驻提供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

2. 广州正在加大力度高标准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城市

近年来 ,广州统筹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建设 ,先后出台 《 广州建设国际 交往中心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 年) 》《 广州建设国际交往中心“ 十 四五 ”规划》,广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推进城市国际化发展转型, 高标准建设国际交往中心 。国际化街区试点和建设国际商协会集聚区 ,都是 推动广州加快打造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支点。

3. 开发规划潜力巨大

广州南沙全区总面积 803 平方公里 , 尚处于开发建设的初期阶段 ,可开 发空间非常大 。相比之下 , 即使 《 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 革开放方案》( 以下简称 《 前海方案》 ) 进一步扩展了前海合作区发展空 间 ,其总面积由 14. 92 平方公里扩展至 120. 56 平方公里 ,但仍仅占南沙区 总面积不到六分之一 。这意味着南沙区拥有远高于前海合作区的开发规划潜 力 ,可以在后期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全面布局商协会集聚区 ,对商协会有更强 的承载能力 。深中通道建成后 ,南沙与前海合作区交通距离也将大大缩小。

(四)挑战

1. 国内城市资源争夺激烈

国际商协会是高水平开放急需的高端要素资源 , 国内城市争夺激烈。北 京、上海已取得发展先机 ,深圳、成都等城市也正在充分发挥和利用自身优 势集聚国际组织 ,各类高端要素抢夺白热化。北京通州、上海前滩以及深圳 前海均布局并规划了国际组织集聚区 ,南沙作为开发开放阶段的新区 ,机遇与挑战并存。

2. 与深圳前海同质化竞争的风险较大

近年来 ,深圳在先行示范区建设及前海开发开放系列文件的指引和支持 下 ,在推动国际组织落地和实质化运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深圳已在 2022 年着手在前海打造港澳及国际性组织集聚区 , 出台了 《 深圳前海深港 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专业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深圳市前海深 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支持港澳及国际性组织集聚发展的暂行办法》 等一系列重磅激励扶持政策 ,这无疑会进一步削弱广州南沙对各类国际组织 与跨国企业的吸引力 。所以 ,南沙建设大湾区国际商协会集聚区需要充分考 虑与前海国际组织集聚区的同质化竞争关系 ,通过差异化战略实现扬长 避短。

3. 产业生态不完善集聚难度大

近年来广州南沙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由于基础薄弱 , 尚 未形成产业繁荣引领国际商协会集聚发展的良性生态 。而且由于基础设施、 服务配套 、人才供给等方面存在不足 ,南沙近年来虽然吸引了不少企业注 册 ,但一些企业只是为了享受政策优惠而将南沙作为了一个单纯的注册地, 而非真正的办公地 ,对拉动区内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本地产业发展不足 、服 务配套不完善是南沙建设大湾区国际商协会集聚区的劣势 ,也是南沙需要加 快建设集聚区的动力所在。

(五)可行性综合评估

通过对广州南沙打造大湾区国际商协会集聚区的内部特征与外部环境的 SWOT 分析( 见表 1),可以清晰看出 ,尽管该项目在内部特征方面面临部 分劣势 ,且在外部环境方面存在一些挑战 ,但这些劣势与挑战可以通过政策 创新与规划设计来克服 。对于其他系统性风险 , 即与国内其他城市的竞争, 这是所有项目均面临的风险 ,南沙可以通过差异化设计降低与深圳等城市的 同质化竞争 。相比于劣势与挑战 ,优势与机遇更明显 ,特别是 《 南沙方案》 实施窗口期赋予广州南沙的重大使命 , 以及广州南沙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突出的战略与地缘优势 ,为南沙打造大湾区国际商协会集聚区提供了有力的政策 依据和基础支撑 。 同时 ,广州南沙出入国( 境) 与外交事务便利 ,还拥有 税收优惠和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优势 ,建设大湾区国际商协会集聚区具备独 特的优势 , 因此总体上具有重大战略价值和显著综合效益。

表 1 SWOT 分析

内部 特征

优势

劣势

1. 大湾区战略与地缘优势突出 2. 日趋雄厚的产业与市场基础

3.《南沙 方 案》赋 予 的 先 行 先 试 政 策 创 新 优势

4. 显著的税收优惠政策优势

5. 出入国( 境)与外交事务便利

6. 已有较好的商协会集聚发展基础

1. 缺乏清晰明确的规划与政策指引

2. 广州非国际组织在华落地的首选城市

3. 南沙的国际影响力和行业认可度不够

4. 前期注册落户和后期业务开展还存在较大 的制度性障碍

外部 环境

机遇

挑战

1.《南沙方案》实施的窗口期

2. 广州正在加大力度高标准建设国际交往 中心城市

3. 开发规划潜力巨大

1. 国内城市资源争夺激烈

2. 与深圳前海同质化竞争的风险较大

3. 产业生态不完善集聚难度大

三 实施建议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成立项目协作推进联盟

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 明确牵头领导和责任单位 ,组织开展专项行动方 案编制工作 ,为有序开展大湾区国际商协会集聚区建设提供指引 ,并将“ 建 设大湾区国际商协会集聚区” 明确纳入《南沙方案》 实施重点工作任务清单。

项目的国际化性质以及项目建设内容的多元性 ,决定了项目推进机构本 身需要一个国际化专业人才团队支持 。项目推进不仅需要开发区港澳办 、大 湾区办 、工商联 、贸促会 、商务局 、民政局等政府部门成员主导参与 ,还需要积极吸纳港咨委 、澳促会 、国际商协会 、智库等专业机构人才配合参与, 构建一个由政府 、港咨委 、澳促会 、国际商协会 、智库联合构成的项目协作 推进联盟。

(二)确定1 ~2个能发挥集聚引领作用的关键抓手

新起步地区建设国际组织 、商协会集聚区都需要有一个能牵引带动相关 机构组织发展的关键抓手 。上海虹桥打造国际经济组织集聚区的关键抓手是 进博会 ,通过承接进博会的溢出效应 ,虹桥海外贸易中心吸引带动了丝绸之 路国际总商会( 香港) 上海代表处 、瑞士中心 、西班牙中国商会 、 中国服 务贸易协会等一批重量级国际级和国家级海外贸易机构入驻 。深圳前海能够 成功打造以国际仲裁为特色的国际组织集聚发展区 ,也是充分利用了深圳国 际仲裁院作为领头机构的关键抓手作用 。深圳国际仲裁院将总部迁入前海国 际仲裁大厦 ,带动了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 、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 、世界 银行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 、新加坡国际调解中心 、海牙国际私法会议 、瑞 士商会仲裁院等诸多知名国际仲裁组织在前海集聚发展 。上海前滩打造国际 经济组织集聚区也有世博会 、世博园作为关键抓手 ,北京通州打造国际组织 集聚区是因为有城市副中心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而规划建设的第四使馆区这 个关键抓手。

广州南沙打造大湾区国际商协会集聚区显然也需要确定 1~2 个能够对国 际商协会集聚起牵引带动作用的关键抓手 ,并围绕这个中心进行针对性的招 商和布局。从现有条件看 ,广州南沙可供选择的关键抓手有三个 :一是以粤 港合作咨询委员会、粤澳发展促进会为抓手 ,发挥穗港澳商会协作中心、港 澳商协会之家等先行先试平台的资源优势 ,在创享湾及周边区域打造港澳特 色的商协会集聚先行区 ;二是以国际金融论坛、广州期货交易所、粤港澳大湾 区国际商业银行为抓手 ,吸引国际金融组织、数字金融、碳交易、金融法治等 方面的国际商协会组织来南沙发展 ,打造具有金融服务特色的商协会集聚区。 这对支撑南沙新金融产业快速集聚发展、加速金融岛建设成熟非常有利 ;三是 以南沙港、联合国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国际海事服务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为抓手 ,吸引国际物资采购、国际航运物流、国际海事服务、海洋科技 经济、人道主义救援国际机构等方面的国际商协会组织来南沙发展 ,形成国际 人道主义与国际海事服务特色的商协会集聚区。

(三)坚持引进与培育并重发展策略,加速集聚优质商协会资源

在存量竞争时代 ,南沙在推动大湾区国际商协会集聚区建设时集聚优质 资源 ,建议从引进和培育两个方面同步集聚发力 。一方面 ,要加强引进落户 支持 ,吸引高能级的港澳和国际商会 、行业协会 、产业联盟等机构落户和集 聚南沙 ,在南沙设立亚洲总部 、中国总部 、广州办事处 、大湾区代表处等。 为使商协会引进目标选取更具方向性 、明确性 ,应根据南沙和大湾区产业布 局特征 、未来产业发展战略方向 ,制定商协会引进白名单 ,重点引进与大湾 区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 、入驻意愿较强的商协会。

另一方面 ,学习深圳前海联合中国-东盟中心主动创设大湾区—东盟国 际商会联盟 、大湾区—东盟经济合作( 前海) 论坛 、 中国—东盟智库合作 伙伴等新国际合作平台的经验 ,根据南沙和大湾区的产业发展方向 、需求, 主动与“ 一带一路 ” 沿线 、东盟 、欧盟等区域的相关政府机构 、 国际商协 会 、领军企业合作 ,共同谋划在南沙孵化与培育一批与南沙 、大湾区产业紧 密关联的本地商会 、行业协会 ,如“ 一带一路 ” 智能网联汽车商会联盟、 “ 一带一路 ” 国际航运组织商业联盟 、国际海事商协会联盟等。

(四) 出台强有力的扶持政策,推动集聚区尽快产生实际成效

上海前滩 、深圳前海等国际组织集聚区建设成功的一个重要经验 ,就是 坚持政策先行 ,均有强有力的专项扶持政策保驾护航 。广州不是国际组织、 国际商协会在中国落地的首选城市 ,南沙因发展时间较短 ,基础薄弱 ,在产 业和商业领域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不足 , 国际商协会对南沙前景 、政策优 势等认可度也不高 。这种天然劣势更需要南沙在规划建设大湾区国际商协会 集聚区时必须辅以强有力的专项政策支持。

建议广州南沙尽快出台支持大湾区国际商协会集聚区发展的专项扶持政策 。同时 ,参考借鉴《 世博地区支持国际经济组织集聚发展的扶持办法》 《 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支持港澳医疗机构集聚发展的办法》 《 关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 南沙) 财税专业服务集聚发展的若干措施》 等先 进经验 ,尽可能提高有限资金的激励效应 ,不仅要直接奖励国际商协会 ,还 要着重发挥港咨委 、澳促会等有资源的头部机构 ,用重奖政策激励他们的引 荐积极性 ;不仅要激励机构在南沙注册落地 ,更要积极激励推动落地南沙的 国际商协会有效开展各种经济活动 ,争取早日对南沙 、广州和大湾区经济和 产业发展产生可见实效。

(五)切中要害,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在三个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广州南沙打造大湾区国际商协会集聚区需要突破制度 、资源等一系列障 碍 ,仅靠南沙一区之力是远远不够的 。深圳前海能够如此快速成功打造以国 际仲裁为特色的国际组织集聚发展区 , 国家 、省 、市的全力支持起到了非常 关键的作用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在扩大域外法适用等方面出台 了一系列重磅支持政策 ,深圳国际仲裁院 、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和第 一国际商事法庭等优质资源全部迁入前海 , 国家 、省 、市法院还采取共建模 式在前海建立了最高人民法院大湾区司法研究中心 、大湾区司法研究院等重 量级智库平台 。广州南沙应该学习借鉴深圳前海国际法务区建设经验 ,把依 托广州市委 、市政府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委 、省政府等上级部门的政策和资源 支持作为关系项目成败的重要任务去抓好抓实。

一是抓住《 南沙方案》 落地落实机遇 ,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和广东省 委 、省政府允许广州南沙率先复制 《 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 区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授权事项清单》 中创新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管理制 度的改革经验 ,开展国际商协会在南沙简化申请登记 、建立综合监管机制方 面的综合改革试点 ,尽快开辟国际商协会在南沙登记注册的绿色通道 ,力争 营造“ 类海外 ” 营商环境。

二是积极向广东省公安厅 、民政厅等部门申请 ,允许南沙区单独审核批 准具有“ 大湾区 ”等名称的国际商协会 ,允许南沙区单独审核批准符合条件的港澳人士以及取得内地永久居留资格的国际人才担任在南沙注册落户的 国际商协会机构的法人或负责人 ,降低国际商协会准入门槛 ,激发落户积极 性 ;允许将南沙新区( 自贸区) 明确为国际商协会的业务主管单位 ,有效 解决一些国际商协会可能因没有明确业务主管单位而无法注册设立的问题。

三是争取广东省委 、省政府和广州市委 、市政府出面协调 ,游说国际金 融论坛将在华办事机构同步迁到南沙 ,在广州南沙成立中国总部或华南办事 处 ,进一步强化国际金融论坛引领国际金融 、经济 、商业类国际商协会在南 沙加速集聚的关键抓手作用。

(六)采取灵活策略,规划建设高显示度的载体平台

只有为商协会完整开展工作提供足够的办公场地和优质的商业活动配套 服务 ,才能引导他们在南沙积极开展商务商业活动 ,真正利用他们的资源媒 介把资金 、产业项目 、人才 、信息等优质资源引进来 。当前创享湾的空间明 显不足 ,显然无法承载大湾区国际商协会集聚区的总部办公 、信息交流 、行 业研究 、咨询服务 、技术转移 、人才培训 、会展活动等复合功能的完整实 现 。而从深圳前海建立中国第一座国际仲裁大厦的发展经验来看 ,南沙规划 打造一座高显示度的国际商协会总部大厦是非常有必要的。

打造总部载体平台 ,广州南沙可以采取灵活策略 。一是率先在蕉门河中 心区或金融岛划定一个区域 ,规定只要是落户本区域的商协会都可以享受相 应的政策优惠 ,然后再根据功能需要从容谋划在本区域内规划建设一个标志 性国际商协会总部大厦 。二是与创享湾周边或金融岛内部一些在建写字楼或 空置率较高的现有商务大厦进行协商 ,改名后直接使用。

(七)加强合作交流,联动开展面向世界的招商工作

充分利用统战部 、港澳办 、工商联 、贸促会等在港澳和工商界中的资 源 ,联动动员“ 中国企业走出去 ”综合服务基地 、南沙区社会组织培育发 展基地 、粤港澳大湾区( 南沙) 社会组织合作创新基地 、粤港合作咨询委 员会 、港澳商协会之家等南沙现有相关平台资源 ,采取“ 请进来 ”“ 走出去 ” 的方式 ,组合各类行业论坛 、经济会议与大湾区国际商协会集聚区的 宣讲会 ,一方面吸引具有投资意向的头部企业参与集聚区开发建设 ,为项目 建设进行宣传推广与招商引资 ;另一方面吸引有意入驻南沙的商协会机构, 详细讲解大湾区国际行( 商) 业协会集聚区的规划与相关政策 ,引导港澳、 区域性 、国际性商协会组织了解南沙 、走进南沙 、乐意选择落户南沙。

通讯员/粟华英

责任编辑/刘秀

 


SCHOLAT.com 学者网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用户反馈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