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时讯 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作为这一研究者发起临床研究(IIT)的课题负责人(Leading PI)带领结直肠癌MDT团队,在国际知名医学期刊《癌细胞》(Cancer Cell)发表了新辅助免疫治疗+放化疗对比新辅助放化疗用于错配修复完整(pMMR)的局部晚期直肠癌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该研究发现,新辅助同步放化疗联合信迪利单抗较新辅助放化疗可显著提升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完全缓解率,尤其在直肠肿瘤PD-L1联合评分表达较高的患者中具有更显著的获益,使得更多患者获得更好的肿瘤退缩。
针对局部晚期(pMMR)直肠癌患者,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后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已成为标准治疗模式。这一模式虽能帮助患者实现约20%的肿瘤完全缓解,但仍有大部分患者肿瘤退缩效果无法达到预期,对于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依然面临巨大挑战,同时存在着30%的远处转移率,这些问题都在影响患者的生存预期与生活质量。因此,探索既能进一步增加肿瘤退缩又能提高远期疗效的新辅助治疗方案成为直肠癌领域研究的重点。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实体瘤中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尽管PD-1单抗单药治疗在pMMR肠癌患者中几乎无效,但放化疗联合PD-1/PD-L1单抗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徐瑞华教授和潘志忠教授带领结直肠癌MDT团队开展了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旨在对比新辅助放化疗联合PD-1单抗与新辅助放化疗治疗pMMR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共入组了134例既往未经治疗的pMMR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1:1随机分组,分别接受新辅助放化疗联合PD-1单抗,或新辅助放化疗,主要终点为完全缓解率,包括临床完全缓解和病理完全缓解。
研究设计示意图
研究结果表明,新辅助放化疗联合PD-1单抗展现出显著优势,在主要终点完全缓解率方面,新辅助放化疗联合PD-1单抗组为44.8%,新辅助放化疗组为26.9%,两组之间的完全缓解率差异为17.9%,疗效比为1.667。新辅助放化疗联合PD-1单抗治疗组有13.4%的患者达到临床完全缓解并接受等待观察,而在新辅助放化疗组仅有3.0%,提示联合治疗有可能提高患者免除手术治疗的概率。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CR率
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新辅助放化疗的完成均达到97%以上,研究组91%的患者完成了4个周期的PD-1单抗治疗。两组治疗相关毒性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组中可能与PD-1单抗治疗相关的3-4级毒性包括肝酶异常(6.0%)、血清脂肪酶上升(3.0%)、皮疹(3.0%)和心肌炎(1.5%)。新辅助放化疗联合PD-1单抗的治疗方案安全性良好。
进一步对亚组分析发现,直肠肿瘤组织PD-L1综合阳性评分(CPS)高分患者可能获益更加显著。综合阳性高评分的肿瘤免疫相关通路激活更显著,包括炎性反应、IL6-JAK-STAT3、TNFa-NFKB、IL2-STAT5信号通路,并具有更高的免疫评分和免疫细胞估算丰度,为分层治疗提供了线索。
CPS高评分患者获益更显著
在对比治疗效果时发现,未实现完全缓解的肿瘤组织相较于达到完全缓解的肿瘤表现出IL2RG与PDGFA基因表达量的更高。这一现象可能与肿瘤中有较多Treg细胞浸润和内皮细胞含量较高有关。基于该结果,研究者未来可以尝试联合针对性的药物,也许能进一步提升疗效。
徐瑞华教授、潘志忠教授为该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肖巍魏主任医师、陈功主任医师、高远红教授、林俊忠主任医师、伍小军主任医师和罗辉龙研究生为该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简介
徐瑞华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医学博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医院院长、研究所所长,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靶向治疗专委会首届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化疗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肠癌专委会主任委员,《Cancer Communications》主编,研究生教材《肿瘤学》主编,本科生教材《临床肿瘤学》主编。
以通讯(或共同通讯)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JAMA、The BMJ、Cell、Nature Medicine、Nature Materials、Cancer Cell、Lancet Oncology等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连续2年入选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连续6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谈家桢临床医学奖及CSCO年度成就奖。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南粤百杰人才培养工程、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人才项目。
潘志忠 教授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科主任导师,结直肠癌外科首席专家,中国医师协会腹腔镜外科医师培训基地主任。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肿瘤转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消化肿瘤综合诊疗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外科医师学会会员(Fellow of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FACS),中华结直肠癌MDT联盟主席。
承担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基金项目4项,发起前瞻性及回顾性临床研究30项,曾作为主要参与人分别获得中华医学会科技奖一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以及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在有国际影响的杂志上发表SCI论著300多篇,其中以通讯(或共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著94篇;曾任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委会副主委、广东省大肠癌专委会主委、广东省医学会胃肠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获评2020年国之名医·卓越建树奖,入选五届中国名医百强榜。
论文链接:https://www.cell.com/cancer-cell/abstract/S1535-6108(24)00269-1
通讯员/郑敏珊 肖巍魏
责任编辑/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