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时讯 6月8日上午,CCF广州走进琶洲实验室(黄埔)暨自然语言处理十人座谈会在中新知识城琶洲实验室(黄埔)成功举办。随着大语言模型的快速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正逐渐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本次活动邀请广州本地十位自然语言处理专家,开展大模型技术专家座谈,分享各自前沿研究和特色应用,以期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吸引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州商学院等参会代表,超过10位广州高校院领导,以及来自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广东恒电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天翼世联等企业代表,共计近50人。琶洲实验室(黄埔)承办,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赞助支持,郝天永教授、蒋盛益教授担任活动执行主席。
会议现场
琶洲实验室(黄埔)主任助理张海教授主持致辞环节。实验室副主任、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赖剑煌教授致欢迎词,代表实验室主任徐宗本院士欢迎与会嘉宾,并简要介绍了实验室顶天立地定位和发展概况。CCF 广州副主席、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郝天永教授介绍了CCF广州分部发展以及本次活动的组织情况。接着,张海教授介绍了实验室的科研团队以及粤港澳大湾区(黄埔)国际算法算例大赛。
实验室副主任、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赖剑煌教授致欢迎词
CCF 广州副主席、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郝天永教授致欢迎词
琶洲实验室(黄埔)主任助理张海教授介绍实验室和大赛
接着是十位专家科研分享环节,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权小军教授分享主题为“多源异构大模型融合技术”、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曾坤副教授介绍“基于先验引导的多模态医学数据处理”、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郝天永教授分享了“大模型与医学自然语言处理”、华南师范大学阿伯丁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曾碧卿教授分享“多模态情感分析与大模型融合研究及应用”、华南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田星副教授分享“哈希检索方法及其应用”、广州商学院信息技术与工程学院蒋盛益教授介绍“非通用语种智能处理团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王连喜教授分享“自然语言处理研究团队及重点方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周栋教授分享“生成式人工智能评估方法研究”、华南农业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黄沛杰副教授介绍“任务型对话系统的口语语言理解”、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杨振国副教授分享“面向多源异构数据的网络舆情挖掘”。
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权小军教授做报告分享
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曾坤副教授做报告分享
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郝天永教授做报告分享
华南师范大学阿伯丁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曾碧卿教授做报告分享
华南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田星副教授
广州商学院信息技术与工程学院蒋盛益教授做报告分享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王连喜教授做报告分享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周栋教授做报告分享
华南农业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黄沛杰副教授做报告分享
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杨振国副教授做报告分享
十位自然语言处理专家围绕自然语言处理、多模态数据处理,分享大模型的前沿研究与应用进行分享交流,并结合数据、算力、算法,从技术角度和应用角度进行剖析,通过座谈交流,增进了解、相互交流,集思广益、促进协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前沿探索和服务广州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
与会嘉宾进行座谈交流
部分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专家的精彩主题报告引起了现场听众的共鸣,获得现场阵阵掌声。实验室主任助理张海教授进行活动总结,充分肯定了活动的意义和价值,也号召广州本地自然语言处理专家和科研团队以实验室作为平台,携手协作,共创大模型产学研融合发展新篇章。
通讯员/天永
责任编辑/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