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听众
在准备学术报告时,应按大同行、小同行的分类考虑所需材料:
1.大同行:大会特邀报告、Colloquium:着重为什么要做这个工作,科学机制是什么,前沿做到了什么程度,前景如何。
2.小同行:大会平行报告、小会报告Seminar:给一个干货满满的简介,让人以后想查这个方向的背景资料,看你的幻灯片就好了。报告主题可以着重介绍工作的科学机制和(不算太细的)技术细节。
少即是多
准备内容的时候要结果导向。目的是让听众接受尽可能多的知识,而不是讲出尽可能多的知识。一场报告,如果最重要的几个,甚至一个点,让听众印象深刻,就已经是成功的报告。为了这个目的,要考虑的问题不是“还能往报告里再塞什么内容”,而是“这个报告还能去掉什么内容而不影响主线?”
由浅入深
开头部分讲得慢一点,简单一点是值得的。启发思考的内容任何报告,听众都会对启发思考的内容感兴趣这些内容可以放在报告结尾。专业报告讲出启发性的内容,则需要厚积薄发,对领域有较深理解。
附录
对于常见问题,在致谢幻灯片之后,准备几张正常翻页翻不到的幻灯片作为附录(亦可使用PPT的隐藏幻灯片功能)
参考文献
在幻灯片上列出参考文献这确实会影响幻灯片的美感。不过首先我们应该遵循学术准则。并且没准你忽略的那个人就在听众中生你的气,记你的仇。
不懂的不讲
为了报告尽量深刻,可以让报告接近我们知识的极限。但是千万不要让报告接触我们知识的极限。对报告中提到的任何一个点,如果有人问,一定要有至少可以解释几句的知识。
提前练习演讲
自己的报告也需要备课,为演讲做好准备很重要。演讲中跌倒了,再试图爬起来,这会造成些不可预估的后果,例如临时忘词、记混汇报顺序等;所以一定要花时间练习。
不要让演示幻灯片太累赘
一页幻灯片可能有三种情形:要讲的比内容多要讲的和内容一样多,要讲的比内容少。这要区别对待,凡事不能绝对化。
前者适应于口语即可以说明的问题,幻灯片只是用来补充演讲的,此时不要用太多的文本填充幻灯片,以免观众在整个演示文稿中都在阅读你的幻灯片,而不是听你讲话。
对于一些能展示重要逻辑和思路的点子,还真是需要精细编排,通过激光笔等导航详细介绍,此时,照本宣科是必要的。
对于后者,许多内容只是补充性质的,例如使用举例来证明你的一个见解。例子多可能有说服力,但你不需要念每个例子,只需要告诉听众有许多例子,你挑其中少数介绍即可。
假设你提出了“水果”这一概念,作为例子罗列了许多属于水果的东西,此时并不需要一一去念每个水果只是挑一部分大家熟悉的念即可。
千言万语不如一幅画,有许多内容适合用图像介绍。图像不仅有助于学习和记忆,也能帮助演讲令人难忘。介绍图像也需要技巧,重点是指出其中暗示的规律和原理,尤其是文字不能描绘的。
一条简单的曲线展示的规律(如递增、衰减、拐点、极值等等)一目了然,使用纯口语讲述这些规律半天都说会不清楚。虽然如此,图也不能太多,否则会给人眼花缭乱不知所云的印象。
另外,图像也需要注意远近听众的视觉感知,太细的图可能看不清,某些颜色也可能无法识别。
不知道怎么做PPT?
很简单!
小鹿给大家准备了
200+风格不同的PPT模板
满足你的口头汇报需要
扫描下方二维码领取
不要照着念自己的每一页幻灯片
为了突出自己的演讲能力,可能需要满足这样的要求:在整个演讲过程中始终与听众保持目光接触。低头看笔记或抬头看自己的幻灯片可能会阻碍目光接触。
虽然不必记住你要说的所有演讲内容,也就是所谓的背稿子,但要知道你的框架和你想说什么,这样你就可以一边看着听众一边说话。
但也有不同情况,对于一些重要内容,例如为了突出你一个绝妙的思路或技巧,可以以突出绝妙为主旨。此时,难免要求你仔细盯着幻灯片的细节,用激光笔或其它方式在幻灯片上移动,让听众被带进绝妙的细节,最后走出来。
随时准备接受提问题
演讲结束时很可能会有问答环节,通常这是你可以对观众产生最大影响的地方。报告过程中可能会被打断提问题,此时应该能从容回答,否则会给听众印象自己不熟悉自己的工作。如果幻灯片确实含有合作者的内容且自己不是真正熟悉,那么在演讲过程中可以预先提这是合作者的贡献,此种情形下即使回答不了,也不会引起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