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与大模型技术日新月异的浪潮中,智慧教育正站在一个全新的十字路口。随着大模型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渗透与应用正逐步深化,不仅极大地改变了知识的获取方式,还推动了教学模式的革新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演变。然而,这一技术革新也引发了广泛的思考:在海量信息与即时解答触手可及的时代,教师的核心价值是否被稀释?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否被抑制?教学模式的变革又将如何适应这一技术浪潮?面对这些挑战与机遇,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YOCSEF)广州学术委员会于2024年11月9日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举办一场以“大模型是人才培养的潘多拉魔盒吗?”为主题的智慧教育观点论坛。本次论坛汇聚了众多教育界、科技界及产业界的精英,共同探索智慧教育在大模型技术支撑下的新航向,挖掘并彰显知识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加深远的力量。
本次论坛由CCF主办,CCF YOCSEF广州学术委员会承办,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京海盛大(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支持,并由YOCSEF广州现任学术AC刘伟莉(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和学术秘书陈俊颖(华南理工大学)共同担任执行主席。论坛邀请了暨南大学教授刘子韬、国防科技大学教授赵翔、超星泛雅集团副总经理权中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专家黄浩洋担任引导嘉宾,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黄翰、中山大学副教授林盈、头歌平台生态合作总监李宇翔担任思辨嘉宾。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校长戴青云,YOCSEF苏州学术秘书张露瑶(昆山杜克大学),YOCSEF广州往届主席黄栋(华南农业大学),往届副主席吴维刚(中山大学)、李春英(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优秀AC刘雷(广东科技报社),现任主席李冠彬(中山大学),现任副主席刘同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黄培涛(广州唐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往届AC刘妍(广州图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现任AC张帆(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李雯霖(广东财经大学),委员邱少健(华南农业大学),以及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及企事业单位共60多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在论坛开幕环节,首先由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戴青云致辞。戴校长热烈欢迎各位嘉宾的到来,介绍了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最新发展,并充分肯定本次论坛在探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领域的价值。她分享了学校在大数据与算力系统建设方面的探索,指出个性化教学对数据和智能应用的依赖,希望论坛激发更多关于智能技术推动教育创新的思考与研究。接着,YOCSEF广州2022-2023届主席黄栋从“文化、时间、关键词”三个方面介绍了YOCSEF的核心理念和发展历程。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戴青云致辞
YOCSEF广州2022-2023届主席黄栋介绍CCF YOCSEF文化
在引导发言环节,首先由暨南大学教授刘子韬以“新一代人工智能赋能教与学的研发与实践”为题,介绍了基于大模型的智慧教育系统,聚焦学生课后答疑和教师教学辅助。系统通过互动答疑、逐步讲解及视频生成,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并涵盖5000万中小学题目。虚拟教师采用苏格拉底式引导,个性化解答。系统还为教师生成多学科教案,定期优化以符合最新教学需求,广受好评,并已在学习机和教育App中应用,推动智慧教育落地。
暨南大学教授刘子韬做引导报告
随后,国防科技大学教授赵翔以“大模型赋能智慧在线教育的探索与研究进展”为题,分享了大模型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进展。他回顾了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的历程,提出大模型为教育带来了教学模式的革命,尤其是在个性化教学和情感共鸣方面的提升。其中,大模型在教学管理、在线实践教学及编程辅导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通过智能助教系统提升教育效率,并推动了教育生产力的解放。他还指出,智慧教育的发展依赖于大模型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助力个性化学习的实现。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赵翔做引导报告
超星泛雅集团副总经理权中刚在发言中,以“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分享了超星在生成式AI赋能教育中的探索,重点介绍了智能体概念在教育中的应用。他指出,仅依赖大模型难以解决教育教学的需求,因此超星将大模型与小模型结合,构建了可用、可信、可控的智能体,用于课程问答、个性化学习指导等场景。通过智能问答、语音指令、智能作业批改等功能,智能体助力教学管理智能化。此外,他展示了超星与高校合作的成果,如智能助教和图书馆服务,推动了智慧教育的落地实践。
超星泛雅集团副总经理权中刚做引导报告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专家黄浩洋在论坛上以“智驭未来:AI+大模型赋能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介绍了大模型技术在行业应用和人才培养中的进展,重点关注气象、工业制造和智慧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华为通过底层算力和开发框架支持,推动大模型产业发展,同时积极开展职业技能认证,培养生成式AI人才。在与高校合作方面,华为为课程体系设计提供支持,联合构建AI人才培养体系,并探索跨学科应用,致力于通过课程体系、生态协作和AI应用开发框架,推动大模型在教育及多行业的广泛应用。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专家黄浩洋做引导报告
引导发言之后,由黄栋、吴维刚、黄培涛、刘同来分别为四位引导发言嘉宾颁发感谢牌,论坛进入思辨环节。思辨环节由论坛执行主席刘伟莉和陈俊颖主持。会场嘉宾围绕“大模型在人才培养中是增强还是削弱教师的核心价值?”、“大模型的便捷是否会抑制学生的原生创新能力?”和“大模型时代,教学模式如何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创新能力的培养?”三个核心议题,展开激烈思辨。
颁发引导报告嘉宾感谢牌
思辨议题1:大模型在人才培养中是增强还是削弱教师的核心价值?
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深刻影响教育领域,而在人才培养中应用大模型,被认为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大模型在教育中的应用能够带来诸多创新和优势,不仅为教师角色的转变提供了支持,也为提升教学效率和个性化教育带来了广阔的可能性。
黄翰认为,大模型作为教学工具可以解放教师,使他们能够更专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情感交流,从而提升教师的核心价值。但他也指出,如果教师角色局限于知识传授,大模型可能会削弱其作用,因此应重新思考教师的角色定位。对此,黄培涛进一步指出,大模型在内容生成与解答上效率超越人类,重新定义了教师的知识传授角色,但情感交流等“温度”部分依然是AI无法替代的,未来教学核心将聚焦于这些独特的人文环节。与此同时,黄栋指出,认为大模型对教师的影响与其层次有关,对基础教育中的教师可能产生替代效应,而对高水平教师则更具增益作用。吴维刚指出,随着大模型的普及,学生学习需求变化明显,大模型可承担基础知识传授,使教师有更多精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批判性思维,促进全面发展。刘同来则认为,大模型不仅能支持校内教学,还能为校外学习者提供知识支持,促进全面人才的培养。李宇翔从教学效果和伦理角度出发,指出大模型可以提升教学效果,但无法替代情感教育,并提醒要重视数据隐私和安全。张露瑶认为大模型赋予教师跨学科教学的能力,拓展了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其他与会专家认为,无论大模型的优势如何,其应用的核心在于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多位专家一致认为,大模型在教学中的潜力巨大,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工具,更是教育理念与实践的有益补充,推动教育向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然而,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还需克服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的诸多挑战,使大模型成为教师的有力助手。
思辨议题2:大模型的便捷是否会抑制学生的原生创新能力?
大模型的便捷性为教育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尤其在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发展方面,已成为推动教育创新的重要工具。通过大模型,学生能够快速获得信息和解决方案,极大提升学习效率,同时为个性化学习和自主探索提供了新的可能。然而,这种便捷性也引发了关于其是否会抑制学生原生创新能力的讨论,尤其是长期依赖大模型可能影响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力的培养。
林盈认为大模型的使用可能导致学生思考减少、判断力下降及学习动机减弱,从而对创造力的培养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长期创新能力的下降。她还提到,大模型虽然在一些情况下能提供帮助,尤其是对有思考能力的学生,但总体而言,过度依赖会影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刘伟莉支持林盈的观点,特别是针对低龄学生,她认为过度依赖大模型可能阻碍创新能力的自然发展,缺乏积累和经验的学生可能无法实现真正的创新。她还指出,现有考核方式可能加剧这种依赖问题。张帆进一步指出,AI大模型的强大效能可能逐步取代人类的创造性劳动,从而加速社会整体创新的进程。然而,他也提醒,这种趋势或会导致学生个人在创新方面难以超越AI,从而潜在抑制其原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利用大模型的便捷性时,更需关注如何引导学生在与AI共存的环境中保持独立的创新意识。李冠彬则提出,大模型的使用应注重教师的引导和评估。教师需要敏锐地识别学生是否过度依赖大模型,并及时纠正,防止学生通过过度依赖工具获得不恰当的奖励收益。他强调,教师应专注于学生的思考过程,而非仅仅关注结果,帮助学生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刘妍同意李冠彬的观点,并提出大模型作为工具对学生的评估应更多关注过程而非结果,表示大模型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写作和编程能力,甚至激发孩子探索更高层次的创意,因此认为大模型不应被视为削弱学生能力的工具,而应是促进其创新和思维扩展的辅助工具。黄栋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大模型的影响,认为其作用因人而异,关键在于使用方式。他强调,大模型不仅能解答复杂问题,还能激发学生思维,提供更多切入点,促进多角度思考。因此,大模型是否推动创新,取决于学生如何使用:是用它来“画句号”还是“打问号”。李雯霖补充道,创新力既与学生的自驱力密切相关,也受教师综合素质的影响,教师是否具备激发学生创新力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原生创新力。刘雷进一步指出,大模型的核心价值在于帮助学生节省时间,以便他们投入到更高层次的创造性活动中。他认为,大模型的普适性赋予每个学生平等的机会,让他们能将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创新,尤其是那些具备潜力的孩子有可能因此成才并走向更高成就的舞台。
尽管存在一定的分歧,多位专家在讨论中也达成了一些共识:大模型的使用是否促进创新或抑制创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使用方式和教育者的引导。他们一致认为,若能合理引导学生节制使用大模型,将其视为一种辅助工具而非完全依赖的手段,便能更好地发挥其优势。
思辨议题3:大模型时代,教学模式如何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模型为教育创新带来便捷与高效,支持个性化学习和跨学科探索。然而,其对即时解答的依赖可能抑制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因此,教育模式转型的关键在于利用大模型提升效率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李宇翔首先明确指出,大模型的出现深刻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流程,推动了教学模式的转型,强调教学不再仅仅是“知识传授”,而应向更为多样化、互动性强的方式转变,如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等。在这一基础上,他特别提到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特别是学生的好奇心、探索行为和扎实的理论基础,这些都能通过大模型得到有效促进。张露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创新的核心在于拓展人类知识的边界,且大模型可以作为探索的起点,帮助学生进行跨学科的知识学习。她强调,结合跨学科互动式学习和企业实地调研项目式学习,可以极大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这些实践是大模型无法完全替代的。李冠彬提出“魔法打败魔法”的观点,指出未来利用大模型作为教学各个环节的高效评估工具将越来越成为主流,不仅教师和学生需要掌握大模型,教学管理人员也需要敢于创新,应用大模型参与评估激发教学者在利用大模型基础上的进一步突破教学创新和挖掘学生的原生创新的水平。李春英则指出,大模型的普及使教师角色发生了改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教学内容设计的引导者。她强调,大模型不仅可以生成微课视频等辅助材料,还能推动教学方法的变革,尤其是在混合式教学和线上教学的转型上。此外,她认为教学评估也应跟随改革,不应仅仅依赖传统的考试成绩,而是应加入过程性考核,注重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黄翰进一步补充道,教学内容的变革不仅体现在内容设计上,更在于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尤其是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他认为,评估方式应当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对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考察,教学重点应放在“如何使用知识”上,而非“单纯学习知识”。
总结而言,大模型时代对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实现真正的突破,我们需要重新定位教师角色,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推动跨学科、项目式及企业实践等创新模式,并强化过程性评价,以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思辨现场热烈讨论
颁发思辨特邀嘉宾感谢牌
在思辨环节的最后,由李冠彬为思辨嘉宾们颁发感谢牌,并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他强调了大模型技术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和潜力,并提出了未来在这一领域继续思考与探索的方向。在智慧碰撞与深入探讨的氛围中,本次论坛圆满落下帷幕。大模型技术赋能智慧教育的前景讨论引发了与会专家的广泛共鸣。大家一致认为,本次论坛不仅是智慧教育创新发展的起点,更是未来探索的契机。期待在各领域专家学者的共同推动下,继续深化大模型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扩大其影响力,推进大模型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真正实现技术赋能下的智慧教育创新与普及。
论坛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