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6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
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2.因特网概述
3.因特网的组成
4.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5.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6.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7.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教学要求: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简史和发展方向;了解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理解因特网的基本概念以及与有关学科的关系;掌握波特率、数据速率、带宽等基本概念;掌握时延的构成,时延带宽积和往返时延。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理解协议与划分层次、具有五层协议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了解TCP/IP的体系结构。
教学方式:讲授与讨论。
(二)物理层(4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
1.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2.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3.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4.信道复用技术
5.数字传输系统
6.宽带接入技术
教学要求:
掌握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模拟传输与数字传输的有关知识;了解传输媒体类型及主要特性;掌握数据编码的类型和基本方法、信道复用的分类与特点,熟悉常用物理层接口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教学方式:讲授与讨论。
(三)数据链路层(6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
1. 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2. 点对点协议PPP
3. 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4. 使用广播信道的以太网
5. 扩展的以太网
6. 高速以太网
7. 其他类型的高速局域网或接口
教学要求:
理解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掌握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的原理以及协议效率的简单计算方法;掌握点对点协议PPP和HDLC的帧结构及零比特填充法。 理解IEEE 802局域网标准的体系结构;掌握以太网协议的工作原理和MAC帧结构、CSMA/CD协议的原理和网桥内部的结构、转发表建立算法以及各种网络的应用。
教学方式:讲授与讨论。
(四)网络层(8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
1. 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2. 网际协议IP
3. 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
4.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5. 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
6. IP多播
7. 虚拟专用网**和网络地址转换NAT
教学要求:
掌握IP、ARP、ICMP等协议;掌握IP地址的划分;掌握路由选择算法,其中静态算法包括最短路径路由选择、扩散法以及基于流量的路由选择,动态算法包括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和链路状态路由选择;了解IP多播技术及**和NAT技术。
教学方式:讲授与讨论。
(五)运输层(10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
1. 运输层协议概述
2.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3. 传输控制协议TCP概述
4. 可靠传输的工作原理
5. TCP报文段的首部格式
6. TCP可靠传输的实现
7. TCP的流量控制
8. TCP的拥塞控制
9. TCP的运输连接管理
教学要求:
理解传输层在TCP/IP体系结构中所处的地位,端口的概念,面向连接的和无连接的概念,UDP数据报文格式,TCP数据报文格式。掌握TCP协议的传输机制,数据的编号与确认,滑动窗口对流量的控制原理,拥塞控制原理,重传机制,连接管理。了解网络拥塞产生的原因,拥塞控制的常用算法。
教学方式:讲授与讨论。
(六)应用层(6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
1. 域名系统DNS
2. 文件传送协议
3. 远程终端协议TELNET
4. 万维网WWW
5. 电子邮件
6.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7.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8. 应用进程跨越网络的通信
教学要求:
掌握因特网的域名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服务器配置,FTP的使用方法,电子邮件传输的实现方法,HTTP协议的报文格式。了解远程终端协议TELNET,其他应用层协议,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教学方式:讲授与讨论。
(七)网络安全(2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
1. 网络安全问题概述
2. 两类密码体制
3. 数字签名
4. 鉴别
5. 密钥分配
6. 因特网使用的安全协议
7. 链路加密与端到端加密
8. 防火墙
教学要求:
了解网络安全在计算机网络管理中的重要性;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及信息加密技术;掌握秘密密钥和公开密钥及密钥的管理技术;了解鉴别技术、数字签名及防火墙技术。
教学方式:讲授与讨论。
(八)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2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
1. 概述
2. 流式存储音频/视频
3. 交互式音频/视频
4. 改进“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服务
教学要求:
了解流式存储音频/视频、交互式音频/视频。
教学方式:讲授与讨论。
(九)无线网络(2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
1. 无线局域网WLAN
2. 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
3. 无线城域网WMAN
教学要求:
掌握无线局域网的组成和介质访问的原理,了解WPAN和WMAN。
教学方式:讲授与讨论。
(十)下一代因特网(2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
1. 下一代网际协议IPv6 (IPng)
2.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
3. P2P文件共享
教学要求:
掌握IPv6的首部内容、地址空间与IPv4的不同以及IPv4到IPv6的过度机制,了解下一代网络的发展趋势。
教学方式:讲授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