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学院核心通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智慧教育环境下的课程设计与应用策略
英文名称:Curriculum Design and Application Strategies for Smart Education Environments
所属模块:教师教育课程
学时/学分:32/2
大纲执笔人: 王琳
大纲审核人:曾苗苗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
课程目标1:理解智慧教育的概念、特点和原理,以及智能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案例。
课程目标2:掌握人工智能在作业设计、个性化学习到教学评价方法中的应用。运用人工智能和AIGC工具来支持课程设计。
课程目标3:熟悉智慧型课程教与学模式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设计,智慧型课程教学活动设计。
课程目标4:熟悉常用教学设计模型,如ADDIE模型,SAM模型,学习圈框架,Gagné系统化教学设计模型,和混合学习四种模型等,以及在智慧教育环境下运用这些模型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规划。
课程目标5:实践智慧教育环境下的课程设计与实施。通过实践机会,学生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和信息技术工具,以及教学设计模型,设计富有创新性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体验。
课程目标6: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本课程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灵活应对智慧教育环境中的挑战和变化。鼓励学生学会主动探索和应用新的教育技术和工具,推动教育创新和发展。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 人工智能如何影响教学
1.教学目标
(1)了解人工智能(AI)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掌握AI生成内容(AIGC)的概念、原理和技术;
(3)能够评价AI和AIGC的应用前景,分析其优势和局限,并能够提出合理的批评和建议;
(4)理解人工智能在作业设计、个性化学习到创新评价方法;
(5)培养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教学重点
(1)了解人工智能的起源、发展阶段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动驾驶、教育教学等;
(2)了解什么是自然语言处理、其核心技术和方法;
(3)了解AIGC的概念、技术原理和应用案例,包括基于规则的生成方法、基于统计学习的生成方法以及深度学习生成方法等。
(4)理解人工智能在作业设计、个性化学习到创新评价方法中的应用
3.教学难点
AIGC工具和平台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4.主要内容
(1)AI和AIGC的概念及技术发展历程;
(2)AIGC的应用前景;AI和AIGC带来的风险与挑战;
(3)人工智能在作业设计、个性化学习和创新评价方法中的应用;
(4)常见AIGC工具和平台介绍。
第二章 智慧教育概述
1.教学目标
(1)了解智慧教育的兴起背景和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2)掌握智慧教育的概念框架和核心要素;
(3)了解大数据在智慧教育中的各种应用模式;
(4)能够分析智慧教育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概况,探究其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
2.教学重点
(1)理解智慧教育的起源和发展背景,包括相关技术的进步、教育的需求变化等;
(2)掌握智慧教育的核心概念和框架,包括其定义、组成要素、关键技术等;
(3)了解大数据在智慧教育中的不同应用模式,如学习分析、个性化教育、学生行为预测等。
3.教学难点
(1)理解智慧教育的概念和核心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教育环境中;
(2)理解大数据的概念和在智慧教育中的不同应用模式,以及如何利用大数据进行学生分析和个性化教育。
4.主要内容
(1)智慧教育的兴起背景与国内外发展概况;
(2)智慧教育的概念框架;
(3)大数据在智慧教育中的各种应用模式。
第三章 智慧型课程教与学模式设计
1.教学目标
(1)能够解释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的概念框架,理解其基本原理和教学理念;
(2)了解在线开放课程学习模式的种类和应用场景;
(3)掌握智慧型课程教学设计框架的核心要素和实施策略。
2.教学重点
(1)了解不同的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模式,如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SPOC(小规模私人定制课程)等,以及它们的特点、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2)了解在线开放课程学习模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问题导向学习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3)掌握智慧型课程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如个性化学习、自适应学习、学习分析等,以及如何将这些要素应用于课程设计中。
3.教学难点
(1)理解不同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模式的适用场景和限制条件,以便能够选择合适的模式来设计和开展在线课程教学;
(2)理解智慧型课程教学设计框架的核心要素和实施策略,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的课程设计中,提供个性化和有效的学习体验。
4.主要内容
(1)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模式种类;
(2)在线开放课程学习模式种类;
(3)智慧型课程教学设计框架。
第四章 智慧型课程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设计
1.教学目标
(1)理解智慧型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和要素;
(2)了解不同类型的学习资源及其特点;
(3)掌握智慧型课程教学资源设计的核心原则和方法。
(4)能够将教学内容与资源应用于实际情境中,设计并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知识运用能力。
2.教学重点
(1)理解智慧型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包括对知识点的深度理解、实践和应用的能力培养、跨学科知识的整合等。重点介绍智慧型课程教学设计中的核心内容要素;
(2)了解不同类型的学习资源,如电子教材、案例、虚拟实验、多媒体资料、在线学习平台等,以及它们的特点、优势和应用场景;
(3)掌握智慧型课程教学资源设计的核心原则和方法。
3.教学难点
(1)理解智慧型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原则和策略,包括如何提供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学习任务,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等;
(2)理解学习资源设计的核心原则,如如何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需求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并将其设计成具有互动性、可视化和个性化特点的形式。
4.主要内容
(1)教学内容;
(2)学习资源类型;
(3)学习资源设计。
第五章 智慧型课程教学活动设计
1.教学目标
(1)理解智慧型课程教学活动设计的概述和目标;
(2)了解不同类型的智慧型课程教学活动及其特点;
(3)掌握智慧型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和互动方式;
(4)理解智慧型课程教学活动的交互设计原则和方法;
(5)掌握实现智慧型课程教学活动设计的实施策略和工具。
(6)能够创造性地设计新的智慧型课程教学活动,结合交互设计原则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体验和学习效果。
2.教学重点
(1)理解智慧型课程教学活动设计的目标和关键要素,包括学习目标的设定、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和活动、学习资源的选择和设计等;
(2)了解不同类型的智慧型课程教学活动,如案例分析、讨论、实验、项目等,以及它们在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思维方面的特点;
(3)了解智慧型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和互动方式,如教师的指导和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以及如何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
(4)理解智慧型课程教学活动的交互设计原则,包括如何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引导学生的实践和反思等;
(5)掌握实现智慧型课程教学活动设计的实施策略和工具,如在线学习平台、多媒体教具、学习管理系统等,以支持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参与。
3.教学难点
(1)理解如何设计智慧型课程教学活动的交互方式,以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合作,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2)掌握实现智慧型课程教学活动设计的实施策略和工具,了解如何选取合适的技术和教学资源,以支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参与。
4.主要内容
(1)智慧型课程教与学活动概述;
(2)智慧型课程教学活动类型;
(3)智慧型课程教学活动的教师与学生;
(4)智慧型课程教学活动的交互设计;
(5)智慧型课程教学活动设计的实现。
第六章 智慧教育环境下的课程设计应用
1.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在智慧教育环境下进行课程设计的能力;
(2)提升学生对智慧教育环境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重点
(1)通过学生实践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智慧教育环境对课程设计的影响和潜在应用;
(2)从实践案例出发,设计符合智慧教育环境要求的课程,包括设置学习目标、选择教学模型,实施策略和评价方法等。
3.教学难点
(1)理解智慧教育环境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如何将这些特点和优势应用到课程设计中;
(2)应用能力和创造力实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课程设计,考虑到智慧教育环境下的学习需求和资源,进行创新和解决问题,实现实践案例的应用。
4.主要内容
(1)利用人工智能撰写个性化课程设计
(2)利用人工智能评价与优化课程设计
(3)智慧教育环境下的课程设计案例实践
三、教学进度
章节 | 名称 | 学时 |
第一章 | 人工智能如何影响教学 | 4 |
第二章 | 智慧教育概述 | 6 |
第三章 | 智慧型课程教与学模式设计 | 6 |
第四章 | 智慧型课程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设计 | 6 |
第五章 | 智慧型课程教学活动设计 | 6 |
第六章 | 智慧教育环境下的课程设计应用 | 4 |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与演示:教师通过讲授理论知识,向学生介绍智慧教育环境下的课程设计技巧与应用策略。同时,可以通过实际案例或演示来展示这些技巧和策略的应用。
2. 讨论与互动: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智慧教育环境下课程设计的理解和经验。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彼此交流,共同探讨课程设计技巧和应用策略的优缺点。
3. 实践与项目:通过实践活动和项目设计,让学生亲自参与智慧教育环境下的课程设计过程。 包括要求学生根据专业特点选择实际案例,让他们设计和实施课程。
4. 小组合作与协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协作,共同设计和改进课程。可以组织小组项目,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共同制定课程设计方案,并进行反馈和改进。
5. 自主学习与研究:组织学生通过文献分析或网络课程案例分析,了解智慧教育环境下的课程设计技巧和应用策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五、考核方式
形成性评价方式。
课堂小组讨论与展示(25%):学生参与小组讨论,讨论并展示他们对智慧教育环境下课程设计技巧与应用策略的理解和应用。评价基于他们的讨论参与度、思考深度、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展示的清晰度和有效性。
课程设计项目评估(25%):学生完成一个课程设计项目,在项目中应用智慧教育环境下的技巧和策略。评价基于他们的课程设计方案的创新性、可行性、学习目标的明确性以及使用智慧教育工具和技术的适当性。
成果展示和评价(25%):学生可以呈现他们在智慧教育环境下设计的课程成果,如课件、教学视频、学习资源等。评价基于他们的成果设计的质量、内容的丰富性和适应性,以及对智慧教育环境的合理应用。
同行评价与互评(25%):学生可以进行同行评价和互评,评估彼此的课程设计技巧与应用策略。评价可以基于他们对他人设计的课程的理解和评估,以及对他人提出改进建议的能力。
六、成绩评定
形成性评价作为最终成绩:100%。
七、参考教材
1.《智慧学习理论与方法(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杨现民,晋欣泉,科学出版社,2021年。
2.《智慧教育与大数据》,唐斯斯,杨现民,单志广,代书成,科学出版社,2023年。
3. 《智慧型课程设计与开发》,王娟,杨现民,科学出版社,2021年。